西安|作为八十年代被分配到878厂的员工,我告诉你张捷说的话有多少可信度( 二 )






正如张捷所说 , 银行系统集成就是短暂的那么一个小风口 , 或人才缺口 。 银行把项目交给“社会”上的公司始终是觉得不安全的 , 之后银行就自己培养人才 , 自己干了 。 我是干的早 , 觉悟的也早 , 看着公司的项目越来越沦落入小城市、小银行 , 也知道没啥前途了 , 转行了 。 说这些是因为 , 当时系统集成这个小圈子里联想还算是个挺强劲的竞争对手的 , 因为联想有大型机的“代理”权优势 , 算是“上游” , 但不能算是什么“核心技术” 。 “入世”之后“代理”也没什么搞头的 。



总之 , 不要过度吹捧倪光南的“汉卡” , 其实当时就是解决了个DOS系统的“硬字库”而已 。 其实当时已经有“软字库”了 , 我1987、88年搞毕业设计时就已经用“汉字操作系统”了 , 当时有不止一种 , 1988年以后 , 就稳定在希望公司的“UCDOS”了 。 早期计算机内存比较小 , 软字库比硬字库(汉卡)慢 , 其实286、386以后 , 就已经没什么影响了 。 (我用过早期的8086的电脑 , 和苹果II电脑) 。 再往后 , 微软就直接发布“汉化版”了 , “汉化”的事儿彻底不存在了 。


【西安|作为八十年代被分配到878厂的员工,我告诉你张捷说的话有多少可信度】

这事儿别拔高到“核心技术”层面来说 。 都是“应用科学”的事儿 。 当年就是各大科研院所 , 都是把“应用技术”放出来“自谋出路”的 , 按照“冰棍理论” , 就是趁着“冰棍”没化呢 , 赶快拿出来卖点儿钱而已 。 真正的“核心技术”根本就没有掌握多少 。 我的身份没有倪光南、张捷那么高 , 但可以说是经历了半部中国电子产业、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史 , 有空再细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