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旷视陈雪松:AI的价值闭环,实质是生产力关系的重构|第四届人工智能安防峰会( 四 )


那围绕着这个体系的解决方案,将在那几个方向上发生变化呢?
峰会|旷视陈雪松:AI的价值闭环,实质是生产力关系的重构|第四届人工智能安防峰会
文章插图

一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即把更多能力连接起来,维度越多、感知场景越多,最后的执行闭环体系就越有可能构建起来。如果只是单一维度,只能感知到事件,无法感知到执行主体,无法联系到经营主体,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将这些能力连接起来,是实现闭环的关键。

二是基础平台能力上要有空间服务、AI感知服务、智能算法服务,既要基于时空信息,也要基于AI的决策判断进行最终的决策,不同场景、不同决策能力有巨大的差别。

三是在上层应用上实现事件的采集、非现场执法、闭环考核、物联全感知等等,形成更好的能力升级。
原来的城市结构,从视频角度看,摄像头密度很高,但只是点状。传统的模式是人车巡逻,并不需要1秒钟发现,然后马上响应,可能1个小时后再处置也没问题;这种模式的弊端是,有时效性,不如摄像头那样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因而,要通过摄像头实现重点区域覆盖,加上人、车,和其他的资源接入,这样既能结合现有执法体系的覆盖能力,又不会大规模建设增加成本,同时符合行业应用模式。
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趋势是,专业的执法力量和社会面资源力量的结合。
例如,现在的城管巡控力量再多,也只是针对主干道或主街区,不可能进入每个角落、每个环节,像快递、货拉拉等运营车辆每天对路的刷新频率,高于城管数十上百倍。如果能在这些活动的单元上,置入简单的视频感知能力,做前端事件监测,发现事件然后传回后台,这样就能形成高于现有处理体系的感知、处理能力。
这其实是对感知能力和处理体系的颠覆和升级。现在快递、网约车企业都在做相关视频的运营和分享,政府哥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拿到相应的视频资源,同时形成数据的共享、分析、应用。
这是整个车载应用视频的特点,包括快递车、公交车的兼容、重点区域的巡查巡控,还有覆盖了摄像头的死角区域,对整个街区进行有效的巡查和管理。
从城市视角来看,还有很多视角属于高视角,例如垃圾堆放、施工工地违章违建等,还可以通过无人机等影像进行构建,作为有效补充。
虽然我们做视觉,但我们一直认为,多维数据感知是用户实现最终决策闭环的关键所在,很多事件不能只靠看,还要靠“知”。
传感器的作用是对某些数据能准确、清晰地定义,结合多维事件、感知能力,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具体时间的变化,进而有效提升决策效率。所以说,类似于水质、流量等数据的监测和打通,对于城市管理体系的运营是很关键的。
新一代城市治理体系的关键,是形成发现、决策、处置的非现场执法闭环。
未来,交警的无现场执法将慢慢拓展至城管,警民冲突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基于摄像头的管理能力,既能够提高执法效率,形成真正的能力覆盖,又能提高人的素质,进而走向正循环。
比如,汽车的死亡率现在已经从8万降到2万,交通肇事死亡率快速下降,这就是提升综合能力带来的结果。
我们相信,通过提高新型数字治理能力,能够对整个社会面的活动行为能力进行大范围提升,其本质原因是真正改变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形成真正有效的价值闭环。信息系统的建设规模、体系化建设的规模等同于能力提升,才能真正做到整个事件的有效处置。
那么,看一个城市或者看一个区域的单点系统建设是否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