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历史 , 重新思考“客户价值” , 是戴珊主导这次大淘宝融合的动机 , 所以也就有了淘宝和天猫的打通 , 设置三个中心:面向消费者端的“用户运营及发展中心” , 面向商家端的“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 , 以及链接消费者和商家的“平台策略及运营中心” 。
戴珊对这次调整的总结是 , “全面聚焦用户体验、客户价值 , 消除惯性思维、鼓励机制创新” 。
应该说 , 这一调整符合阿里的定位 , 打造面向消费者和商家的“服务如一”的组织体系 。 这也是为什么阿里集团的CTO、CCO/CRO兼任大淘宝CTO、CCO/CRO 。
此前阿里的“多端战略” , 如淘宝、淘特、闲鱼等多个APP覆盖多个购物场景 , 主要是出于组织活力和服务场景的差异需要 。 这一次大淘宝的融合 , 则是出于对“客户价值”的回归 , 用户无论在淘宝或是天猫又或是淘特上购物 , 都应该有一致的服务体验 , 对商家来说 , 无论是什么样的平台 , 最终要看到的就是最为实际且真实的销售数据和增长 。
二、结硬寨、打呆仗
阿里有言“拥抱变化” , 去年12月6日的架构调整 , 将业务一分为二 , 划出国内与国际两个板块 , 旨在回答一个问题 , 阿里如何保持增长 。 这一次淘宝与天猫的融合 , 是上述答案的细化 , 它在回答一个问题 , 阿里如何做好国内市场 。
截止2021年9月30日 , 阿里在中国市场的用户9.53亿 , 其中淘特、淘菜菜去重后年度活跃消费者达2.7亿 , 同比增长200% 。 淘特从上线到年度活跃消费者2.4亿 , 只花了18个月 。 9.53亿的用户规模 , 距离10.11亿的网民数 , 其实还有差距 , 淘宝也好 , 淘特也好 , 还有持续增长的空间 , 但另一方面全行业用户规模的增长开始见顶 , 阿里需要做的可能就是更多的效率优化 , 这既包括了消费者端体验的优化 , 也包括商家端的服务改进 。
戴珊负责阿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的原因 , 是她的“攻守兼具”的背景 。 阿里电商的用户增长的任务由淘特、淘菜菜完成 , 这是“攻” , 大淘宝的融合 , 强调用户体验、客户价值则是“守” , 守住用户和商家的忠诚度、活跃度 。
阿里在过去的2021年出台了一系列降低平台经营门槛、减少平台经营成本的措施 , 包括简化淘宝开店、取消聚划算保证金、新开淘宝店一对一培训、生意参谋免费等等 。 这一次新设立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 , 则是更进一步了 , 这意味着 , 大淘宝将形成统一的平台机制 , 确保消费者端的购物体验 , 同时也给中小商家更便捷且统一的服务 。
根据介绍 , 新设立的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 , 将从原来的行业运营走向产业经营 , 为全域商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消费者运营和商品运营 。 据说阿里2022年将在全国20个城市设立商家运营中心 。 这一思路其实是沿袭了阿里巴巴B2B时代的组织传统 。
去年7月 , 张勇曾表示 , 阿里走向未来的非常重要的定位和方向是成为一家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的公司 。 大淘宝的融合 , 其实就是通过组织架构的调整 , 强化消费与产业两端 。
消费与产业两端的升级 , 意味着 , 服务更细腻 , 经营更精细 。 一个极为不起眼的注脚是 , 淘宝搜索的改进升级更加垂直化 , 不同的搜索词下根据品类的特性 , 向消费者呈现出不同的内容结构和决策信息 。 比如 , 你在淘宝搜索“柚子”、“梨”等商品 , 搜索条最上会提示出现红心柚、蜜柚、文旦柚、白心柚、西柚等结构化分类 。
值得注意的是 , 淘宝天猫融合的同时 , 淘宝直播、逛逛却继续独立运营 , 分别由道放、千城负责 , 两个人直接向戴珊汇报 。 淘宝直播和逛逛原本是淘内平台业务框架之下 , 这次调整其实意味着 , 淘宝直播和逛逛在淘宝的地位在提高 。 淘宝原来的内容化战略还在继续 。
- 搜索引擎|淘宝运营系统出台春节打烊功能,淘宝运营商家该如何选择?
- 酷睿处理器|关键数据出炉,京东比阿里差远了
- CPU|阿里反贪第一人蒋芳,入职23年将7名高层送入狱,连马云都可以查
- 淘宝|RTX 3060+12代酷睿台式机售价6799元,现已开启预约
- 阿里巴巴|社区团购是互联网巨头的宝地,美团拼多多发展强劲,阿里坐不住了
- 阿里巴巴|被苹果无辜“踢出局”,引发央视点名,国产制造该何去何从?
- 零售业|阿里再生独角兽,估值百亿美元,马云果然有远见
- MIUI|数字人民币APP正式上线,扯下了阿里的“遮羞布”
- meta|阿里云到底有多强大?一起来盘点一下它骄人的战绩
- 淘宝|从2022年开始,淘宝又做出新的调整,中小淘宝商家受益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