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鸣韵之宝 彩由心生——DC评拜雅榭兰图二代有线版( 三 )




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低频部分 。 一代榭兰图常被人诟病低频只有量大 , 缺乏足够的下潜与质感 。 二代基于上述新锐技术的加持 , 低声部的解析力与声音质感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 贝斯与各种电音节拍不再只是氛围感的一部分 , 而是被清晰地抽离出来 , 与吉他和架子鼓一同 , 成为了乐曲展示节奏感与感染力的主要来源 , 加上愈发凝结的器乐声线 , 使得整首歌听起来动感十足 。 是的 , 你没有看错 。 榭兰图二代并没有按照人们的思维惯性 , 去过度加深低频下潜 , 盲目地拉大动态 , 追求极致的响应速度 。 那样做只会刻意去放大某种单一的感官刺激 , 进而全面弱化低声部中的其他音乐元素 。

于是 , 二代榭兰图将调音侧重点放在了对50-1000Hz区间的刻画上 。 这是前人鲜有踏足的频段 , 虽然其中的内容异常丰富 , 不仅囊括了各种电音节拍器 , 贝斯 , 电吉他等现代器乐 。 低音提琴 , 大提琴 , 长号、圆号等古典乐器也都位列其中 。 只是基于作曲家们固有的编曲习惯 , 承担主旋律演奏的器乐几乎都与此无缘 , 嘹亮的男女高音也并没有落在这个频段里 。 低频乐器所能做的 , 仅仅是重复主旋律的各种变奏 , 并时不时地添加短快旋律用以推进情感 , 构筑好整首歌的基底 。

然而一段音乐真正出彩的部分 , 仍然是主旋律与情绪饱满的高频人声 。 所以在此之前的HiFi耳塞 , 大多会选择着力优化1000-3000Hz这个更加引人注目的区域 。 以致于可能国内HiFi发烧友在初听榭兰图二代之时 , 都会体验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惊奇(amazing)”感:乐曲中仿佛有一段从未被注意过的部分破土而生 , 伴随着精致的细节与清澄的层次 , 于瞬息之间又丝滑地嵌入到整首歌之内 , 并将动感与韵律感推向高处 。 仿佛是给一辆车装上了涡轮增压器 , 在踩穿油门之时 , 澎湃的推背感一瞬间就能将乘客们的精神全部调动起来 , 这简直与包装盒上的Slogan:“Create the amazing”不谋而合 。

可是榭兰图一代原本是一条偏向万金油的塞子 , 二代为何要大费周章 , 做出如此巨大的改动呢?这就要从近些年来欧美流行音乐的发展变迁说起了 。 按照简单的情绪走向来划分 , 欧美流行可以分解为节奏舒缓悠扬的抒情类歌曲 , 与节奏欢快热烈的舞曲 。 二者共同的特点是 , 层次清晰 , 主旋律明朗且简单上口 , 歌曲韵律感强 , 更易于铭记与传唱 。 随着电子音乐的不断发展 , 并逐步走向兴盛 , 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开始尝试加入电音元素 。 相较于传统器乐 , 电音最有辨识度的特点在于中低频与高频段的节拍器、效果器以及各种变奏 , 在抒情音乐中 , 电音可以帮助创造出空灵的意境 , 而在舞曲当中 , 电音则化身“气氛组”、“微波炉” , 用于强化乐感以及节奏感 。 而无论在哪 , 50-1000Hz的中低频段都将成为电子音乐的基干 , 这也正是榭兰图二代重点刻画的部分 。 除此之外 , 嘻哈说唱元素同样在欧美流行音乐中大行其道 , 动感的鼓点 , 歌手的饶舌 , 只要把这部分做“活”了 , 听众们的情绪自然会被歌曲带动起来 。 恰巧 , 它们也处于这副耳塞着力强调的范畴 。

虽然融入的风格越来越多样化 , 东方的日系杂糅式复合编曲也正在为人们所熟知 , 但欧美流行音乐的灵魂——脍炙人口的主旋律 , 简单明了的编曲 , 以歌手演唱为绝对核心的表达方式 , 近些年来并未发生改变 。 这也给了榭兰图二代巨大的发挥空间 。 在1000-5000Hz的中高频段 , 这副耳塞并不会过于主动地凸显人声与常用乐器 , 但它仍然为个中声线提供了相当强的凝聚力与线条感 。 一代人声有些散 , 密度不太足的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 纵使二代榭兰图在中低频段的表现异常抢眼 , 在高质量的音源加持下 , 人声仍然可以做到独善其身 , 丝毫不会被其他因素影响到情绪的表达 , 可以算作更为凝实的“箱子味儿” 。 得益于欧美流行音乐相对简单明快的编曲 , 榭兰图二代也并不需要把中频的响应速度拉到极致 , 让音色过于干瘪 。 拜雅仍然是那个拜雅 , 纵使对耳机的调音做出了如此之大的改动 , 对乐器音色的拿捏也从来没出过半点差池 。 在背景乐器不超过五件的情况下 , 榭兰图二代仍然可以精准地把控其中任意一件乐器音色的丰润感 , 并兼顾与其他乐器之间的分离度 。 不过一旦需要面对更复杂的情况 , 它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 所以这副耳机并不适合聆听那些花样繁多的日系歌曲 , 相对简单一些的欧美流行、华语流行、韩国舞曲 , 以及小编制BGM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