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展|“入微”背后,微信想做的是新时代“超级门户”

消费电子展|“入微”背后,微信想做的是新时代“超级门户”

文章图片

消费电子展|“入微”背后,微信想做的是新时代“超级门户”

2022年的微信公开课落幕 , 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是 , 张小龙没有出现 , 甚至连视频也没有 , 取而代之的是视频号业务成了演讲上“最靓的仔” 。
如果拉长时间线看 , 视频号的上位并不令人意外 。 近两年时间里 , 视频号无疑是微信倾尽全力打造的“宠儿” 。 2021年的微信公开课上 , 视频号就占据了近三分之二的时长 , 并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中 , 视频号被见缝插针一样塞进微信的各个角落之中 。

如此激进的做法 , 暗暗透露出微信想要改写短视频行业格局的决心 。 但想要打败冲在前方的抖音快手 , 无论是视频号团队还是张小龙 , 或许还没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答案 。
视频号为何能站上C位?
在2021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提到 , 视频化表达是内容领域下一个十年的主题 。
这似乎是在向外界暗示 , 视频号将是微信在新十年里的核心 。 虽距离视频号推出已时隔两年 , 但具体成绩如何 , 微信官方却从未披露详细数据 , 仅有的只是一组并未获得官方确认的3-5亿日活数据 。 让人不禁怀疑 , 视频号真的能否扛起微信新十年的发展大旗 。
比微信更在意数据的 , 反而是业内的其他人 。 时代数据统计的数据显示 , 视频号日活已经触及4.5亿 , 较去年年初已上涨50%;也有机构称 , 视频号的日活大概在3.5亿-4亿之间 , 已经超过快手 , 成为仅次于抖音的第二大短视频平台 。
更能直观地看到视频号潜力的 , 是两场在线音乐会 。
去年尾声 , 西城男孩音乐会与五月天跨年演唱会直播 , 给了视频号团队拿得出手的底气 。 西城男孩演唱会创下了2700万人次观看 , 1.7亿视频播放次数 , PCU(最高同时在线)达到150万;后者则也贡献了1400万+的观看数 。
虽以一己之力拉起了2021年视频号的KPI , 但隐忧也因此暴露而出 。 线上音乐会毕竟是靠着明星吸引来粉丝流量 , 并未形成对平台的忠诚 。 要想培育更强地使用黏性 , 视频号需要找到更符合大众口味的内容生态 。
于是 , 内容成为视频号下一阶段的发展主线 。
2022年微信公开课讲师开场的主题是——微信两周年 , 内容生态有什么变化 , 主要围绕着视频号所展开 。 从2000w+直播的西城男孩音乐会 , 再到1500w+的神州12号发射......介绍着视频号在2021年里如何以直播的形式丰富自身内容生态 。

但只靠直播 , 显然是不够的 。 视频号也清楚自身的隐忧在哪 , 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视频号欢迎真人的、更有烟火气的信息 。 从泛知识、泛生活与泛资讯 , 再到体育、音乐、剧情和才艺 , 在微信社交属性为前提下 , 视频号显然希望靠这些生活化的内容吸引用户 。
只不过 , 这样一来 , 视频号似乎在内容生态上与抖快产生了重合 。 在用户忠诚还未培育出来的当下 , 视频号的如此之举是否明智 , 尚还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
微信在撰写什么新故事?
实际上 , 视频号只是微信庞大内容生态的冰山一角 。
2021年里 , 微信几乎投入全部力量 , 以寻求打通视频号与已有组件的连接与互通 。 公众号、搜一搜、看一看、小程序 , 甚至聊天界面的二级菜单 , 都没有放过为视频号引流的一丝机会 。
不过 , 作为微信生态的一部分 , 视频号最终还是需要服务微信生态本身 。 本次公开课上 , 视频号被定义为微信的“基础组件” , 而微信的关键词是“连接” 。 微信本体实际上代表的是巨大的流量池 , 而“基础组件”唯一的作用就是盘活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