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焦点分析|从全球霸主到算力掉队,这家芯片公司决定撕掉“封闭”标签( 二 )


不过,在Mobileye看来,算力不是芯片的唯一衡量指标。“176 TOPS听上去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大概只有竞争对手号称算力的五分之一。但是关键的不仅是算力,而是效率。”Mobiley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在CES演讲中如此表示。
Mobileye看重的是,芯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处理问题的效率。其佐证是,在与极氪汽车上搭载的辅助驾驶系统SuperVision仅用了两颗EyeQ5芯片就能保持整个系统的运转。
类似“注重效率而非算力”的说法,也是国内芯片公司地平线的观点。地平线为此提出了一个AI芯片评测方法,以求在合理的精度范围内评估芯片的平均处理速度。
“唯算力论”的观点确实不可取,但不能否认,车企对于高算力的渴望仍然在。毕竟,汽车的生产研发周期往往长达几年。车企希望用尽可能高的算力,来保障车辆面世后有足够的算力空间支撑自动驾驶的到来。对于未来是否需要更高的算力部署,Mobileye没有给出更多信息。
比起算力,Mobileye当下更着急的,恐怕是如何留住更多车企伙伴。
因为从产品矩阵来看,Mobileye的三款全新芯片产品的量产时间都在2023年之后,而英伟达和高通的同级别芯片的量产都在2022年,两年的时间差会让对手有更多发力机会。
所以,Mobileye正在紧急调整其黑盒子交付模式。Mobileye产品及战略执行副总裁Erez Dagan在接受36氪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为这个系统芯片发布了一个SDK(软件开发工具包),与合作伙伴开发相关的软件技术。”
这意味着,EyeQ5的部分计算能力可以用于满足合作伙伴的研发需求,OEM或者Tier1拥有了第三方编程的空间。这已经在EyeQ5芯片上有所体现。
诚然,在智能汽车的大潮下,车企的转型焦虑在蔓延,迫切地谋求一条更为确定的智能化路线。主机厂考虑的维度一向多且复杂,包括技术、产品、成本、交付、服务等。在这样的时间窗口下,谁能更快地为主机厂排忧解难,更快与主机厂达成一致的量产目标,谁存活下来的机率就会更高。
Mobileye的这些算力追赶、开放生态举措,能否为其带来转机,仍有待观察。
深度绑定极氪,Mobileye意欲反扑那么,除了未来产品,Mobileye没有别的反扑机会了吗?也不是。
CES大会上,Mobileye宣布与极氪汽车合作开发具备L4自动驾驶能力的新款消费级纯电动汽车。Mobiley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表示,该消费级自动驾驶汽车成本将远低于5000美金。
这个更像是Mobileye的无奈之举,毕竟,三年后量产的芯片无法解决当下之急。近期,自动驾驶与主机厂纷纷集结成盟,瞄准了2024-2025年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规模化落地之战。
此前,极氪刚刚宣布与国际自动驾驶企业Waymo达成合作,为 Waymo 无人驾驶车队提供专属车辆。国内的自动驾驶玩家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也分别与一汽南京、广汽达成合作,联合推进Robotaxi的规模落地。小鹏汽表示,明年下半年开始将在广州探索高级自动驾驶Robotaxi业务。特斯拉更是时常将完全自动驾驶挂在嘴边。
所以,Mobileye也在试图用当下已有的芯片EyeQ5,一手抓Robotaxi,一手抓消费级自动驾驶车辆。
自动驾驶|焦点分析|从全球霸主到算力掉队,这家芯片公司决定撕掉“封闭”标签
文章插图
Mobileye的自动驾驶应用落地路径
Amnon Shashua在大会演讲中表示:未来自动驾驶应用会有两个方向,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消费级自动驾驶车辆。前者可以用于载人载货,但价格昂贵且只能在限定区域行驶,而后者则是价格便宜且行驶不受地域限制。
“Robotaxi面市的时间会更早,大概是在2022年到2023年。而消费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的话,比较合理的面市时间是在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