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科普“网红”需要科学养成

【专家学思】
科普短视频迅速崛起 , 已经成为科学内容传播的重要载体 。 大众对优质科普短视频的需求急剧上升 , 相关平台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 。 数据显示 , 过去一年中 , 抖音自然科普类视频累计播放近330亿次 , 7亿人次为相关作品点赞;同时 , 伴随着一批科普“大V”的产生 , 大批内容创作者涌入科普领域 , 万粉以上的自然科普“网红”同比增加107% 。 网络社会正逐步形成探寻科学热点、学习科学知识、尊重科学精神的“科学风尚” 。 在这个阶段 , 如何高质量地创作和传播 , 打造科普短视频新生态 , 已成为行业必修课 , 需要从内容、形式、运营等多方面科学养成 。
科学是科普短视频的基础 。 科普短视频不同于一般短视频 , 无论是晦涩的科学前沿还是日常被忽略的自然奥妙 , 其对内容的专业性、科学性、严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 因此 , 应当由专业机构和人员的专业素养为基础 , 在深耕垂直领域的同时重视浅科普 , 将“小众科学”与“大众科普”结合起来 , 在短视频中予以呈现 , 把枯燥的理论变得津津有味 。 科普“网红”无穷小亮作为《博物》杂志副主编 , 对动植物的门类与特点极其了解 , 他的短视频账号吸引了1955万粉丝关注 。 创作者还可以通过生活日常、时事热点等选题解释科学原理 , 把握用户求知需求 , 促进传播力提升 , 激发广大网友的科学热情 , 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 如化学老师向波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传递“万物皆化学”的理念 , 深受学生和网友的喜爱 。 必须强调 , 创作者还需要加强自律 , 不能为了流量 , 放任“假科普”“伪科学”登堂入室 , 对公众产生误导 。
呈现方式应当多元融合 。 作为新兴的传播形式 , 短视频为科学普及提供了良好契机 。 但如何以普通人的视角描绘极具深度的科学知识 , 跳出创作者自说自话、“科学”有余而“普及”不足的境地?目前来看 , 应当注重三个方面 。 一是趣味性 , 以生动的方式激起大众对科学的兴趣 , 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认为 , 科学应当是有趣的 , 他推出的一系列关于海洋的科普短视频 , 如“真的有海怪吗”“死海为何叫死海”等 , 从网友关心的问题出发 , 将趣味性与知识性融合起来 , 深受网友欢迎;二是视觉效果 , 随着科普团队化运行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 三维动画、3D建模等可视化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增加 , 越来越多肉眼本不可见的科学现象被构建出来 , 不断提升科普短视频的上限 , 人民日报新媒体与星球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科普视频“中国从哪里来”大量运用动画、3D模型模拟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 , 让广大网友大呼“震撼”;三是互动性 , 短视频平台以弹幕、评论等特有的方式双向互动 , 搭建起大众与创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 观众可以自由表达其喜好 , 创作者通过观众的反馈及时调整相应计划 , 还可以通过观点的碰撞和交流 , 激发新的创意 , 为创作更好的作品打好基础 。
以科学运营促可持续发展 。 短视频科普正迈入高速发展阶段 。 除传统的科普机构、科技工作者外 , 传媒、教育机构甚至一般公众等越来越多的力量正加入科普大军中来 , 但带动效应小、收益不明显等仍是不可回避的现状 。 提升传播效益 , 绝不能任凭其“自由生长” , 首先要明确角色定位 , 运营者要结合自身专业背景 , 确定细分领域 , 通过人设塑造、语言风格、内容选题等方面的个性化设置 , 打造富有特色、辨识度高的创作者IP(知识产权) , 做好账号布局 , 在不同平台建立传播矩阵;其次 , 要加强联动协作 , 当前传播主体众多 , 受众目标多元 , 各创作主体可以通过联合创作方式将粉丝与流量集合到一起 , 将视频“破圈”传播 , 扩大影响力 , 科普创作者还要积极调整运营策略 , 善于借助平台的规则 , 将其转化为优势 , 如带话题标签发布、参加平台推广活动等 , 将视频曝光给更多对话题感兴趣的人 , 实现能量“聚合反应”;再次 , 应当探索产业化路径 , 在坚持科普短视频公益属性的同时 , 不能对产业化“避而不谈” , 更不应排斥产业化进程 , 积极探索“流量变现”反哺创作的运营模式 , 以更充足的人力、财力保障创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短视频产品 , 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