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中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发布( 二 )


卫星|中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发布
文章插图

图5 CPT磁测系统多级套筒式无磁伸展臂地面展开测试(图片由沈自所、空间中心和卫星团队提供)
卫星|中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发布
文章插图

图6 量子磁力仪首张全球磁场勘测图(图片由空间中心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提供)
卫星|中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发布
文章插图

图7 NST星敏感器相对于卫星本体的姿态数据(图片由空间中心和中科新伦琴NST星敏团队提供)
空间载荷、平台新技术成果丰富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空间新技术部研制的多功能一体化相机 , 首次采用基于共口径多出瞳光学系统新体制 , 在轨实现集可见光、长波红外、彩色微光于一体的空间光学遥感观测 。 相机于2022年9月24日开机 , 成功取得首张170km×42km大幅宽地面遥感图像(如图8) , 探索了单台相机即可同时实现多谱段多模态遥感成像的新模式 , 为我国未来高集成度一体化空间光学遥感载荷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 。
卫星|中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发布
文章插图

图8 多功能一体化相机对地宽幅遥感成像图(图片由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提供)
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及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空天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异构多核智能处理单元也取得了首批成果 。 半导体所的低功耗边缘计算型智能遥感视觉芯片 , 实现了遥感图像的高速智能化目标检测;自动化所的通用智能系统验证了基于高速交换网络的异构多处理器模块化、弹性化硬件架构;浙江大学的国产AI系统装载了细胞分割算法和飞机识别算法 , 数据结果与地面孪生系统数据一致 , 在功耗10瓦条件下算力达到22Tops , 验证了国产AI器件的在轨智能图像处理能力 。
卫星|中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发布
文章插图

图9 边缘计算型遥感视觉芯片检测遥感目标示意图(图片由中科院半导体所提供)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院的可展收式辐射器成功在轨实现首次应用 , 辐射器执行机构已顺利完成六十余次展开和收拢动作 , 连续五轨动态试验结果(如图10)表明环路热管-可展收式辐射器集成系统在负载工作时段启动性能良好 , 辐射器连续展开-收拢可实现散热能力在轨大范围调控 。
卫星|中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发布
文章插图

图10 环路热管-可展收式辐射器集成系统连续五轨智能热控测试结果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的空间元器件辐射效应试验平台载荷开机运行良好 , 搭载的元器件在测试期间均工作正常 。
科学与技术成果的涌现体现了我们对这颗卫星‘创新X , 创新无极限’的定位 , 开创了新技术众筹模式的先河 。 力箭一号工程副总师兼卫星系统总师张永合说 , 这些新载荷、新技术产品都是各参与方自主投入的 , 不少是从0到1的创新 , 通过试验星将创新技术快速集成并飞行验证 , 可以加快核心关键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在轨应用的成果转化 。
2022年7月27日12时12分 , 由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的迄今我国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ZK-1A)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 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 , 将创新X系列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等六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2022年9月5日 , 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发布了首批科学成果 , 包括龙虾眼X射线成像仪(LEIA)的国际首幅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 , 伽马射线暴载荷(HEBS)的首个伽马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