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频频出圈,下一个“同事”还会是人么?( 三 )


然而 , 法国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认为 , 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看 , 因为技术革新而造成的技术性失业的担忧从来没有变成现实 。 菲利普·阿吉翁团队经测量和结算 , 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实对于我们有正向作用 , 并且会随着时间而加强 。
虚拟人频频出圈,下一个“同事”还会是人么?
文章图片
菲利普·阿吉翁
研究结果显示:一家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在当前提升1个百分点 , 会使2年后的就业提高0.25% , 使10年后的就业提高0.4% 。 与人们的与其恰恰相反 , 自动化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市场创造的就业岗位要多于其替代的就业岗位 。
虚拟人频频出圈,下一个“同事”还会是人么?
文章图片
截取菲利普·阿吉翁著作:《创造性破坏的力量》
如何解释这种正向的关系呢?菲利普·阿吉翁解释道: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拥有更高的生产率 , 从而能够创造更高的价值 , 从而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 高份额的市场占有率使得企业不得不扩大生产规模以适应生产 , 从而雇佣更多的员工 。
由此来看 , 技术的进步从来不会破坏就业 。 当然更不会导致人类大规模的失业 。 因此来说这也回应了本文开头 , 我们并不会被虚拟人物完全代替 , 虚拟人更不会破坏人类的就业 。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 , 虚拟人的技术还未完全成熟 , 虚拟人目前正处于深入探索研究阶段 。 人类对于虚拟人的研究更多的是对于新技术的一种好奇和尝试 。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设计与机器视觉研究室的信息显示 , 制作、训练虚拟人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 尤其是3D成像设备、后期制作开发等成本居高不下 , 建模效率相对较低 , 离虚拟人的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 。
同时 , 虚拟人的算法性能 , 特别是实时面部表情捕捉与还原的精准度尚不完善 , 离完全取代真人同样具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
除此之外 , 虚拟人的伦理问题同样是其不可能广泛替代人类的关键因素 。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设计与机器视觉研究室执行主任宋展表示 , 此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换脸”风险一度引起人们的警惕 , 而虚拟人对人物原型的假冒替代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 。 有些人甚至沉迷虚拟世界而分不清现实 , 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
虚拟人频频出圈,下一个“同事”还会是人么?
文章图片
假靳东事件提醒人们需更注重虚拟社交问题
这种种因素和历史经验都明确表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 虚拟人代替人类就业的情况并不会出现 。
虚拟人频频出圈,下一个“同事”还会是人么?
文章图片
结语
尽管目前虚拟人等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确实要比我们人类要出众许多 , 但是我们要认清这样一个事实 , 人脑中的神经元数量之庞大 , 结构之复杂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模拟和创造的 , 同样也是任何虚拟人所无法拥有的 。
“我们的未来是一场不断增长的科技力量与人类使用科技的智慧之间的竞争 。 ”在这场竞争中 ,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逐渐走向融合 。 或许我们更应该担心的不是虚拟人取代人类 , 而是人类过于相信甚至沉迷虚拟人 , 从而分不清虚拟和现实 。 这才是虚拟人对我们人类最大的风险 。
部分参考:新京报、新华社、广州日报、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央广网、亿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