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内容创作者:要明白文章首先是写给推荐系统看的!( 二 )


在不同应用场景中 , 用户决策的依据是不一样的 。 信息的表现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 需要结合不同应用的展现方式进行个案分析 。
对新发布的内容而言 , 评论数和发布时间是可以忽略的 。
那么展示的重点就集中在标题、封面和作者信息上 。
?标题吸引人?封面清晰?表意明确?作者名称有权威性?与内容领域保持高度一致

上图展示的两篇内容其实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 上方的作者名「武陵之荣光」 , 对于关心其内容发布来源的用户来说 , 作者的名称不具有权威性 , 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地区账号 。
下面的作者名称看上去有更高的可信度 , 但只选用了单图方式 , 且图的表意和标题并无直接关联 , 不足以对用户造成有效的引导 。 选用单图模式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内容在信息流里高度变矮了 , 不利于获取用户的注意和点击 。
只有满意度较高的点击 , 才算得上是对内容的有效正向反馈 。
冷启动阶段就是为了收获更可能多的正向反馈 , 所以在预判用户有点击意图之后 , 还需要进一步考虑阅读体验 。
系统往往会分析作者过往的表现、统计文章的词频等方式 , 来预估这篇文章的分类话题属性以及用户点击之后是否会满意 。
就题材而言 , 图文的题材可供分析的信息相对丰富 。
对于视频载体或者短内容来说 , 由于文本信息匮乏 , 系统会更倾向于从标题、描述、作者维度了预估其点击率和内容质量 。
在冷启动阶段 , 作者们经常犯的问题案例:
?视频标题:「普京曾经实习的单位 , 最厉害 国家狗仔队是如何工作的」?短内容标题:「感恩一起战斗过的日子 , 感谢我的战友」?视频标题:「堪比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死神来了!」
第一个标题可以拆分为「普京」「实习、工作」「狗仔队」三部分 。
第二个短视频标题 , 从文本特征上看 , 基本上命中「战斗」「战友」
第三个视频标题 , 只从标题上来看 , 基本上命中了电影《死神来了》
但是事实上 , 第二短内容的场景是某个艺人在杀青后的感言 。 第三个视频则是车祸着某人很幸运的躲过了多车相撞 。
上述的三个内容 , 除了第一个内容标题命中了「普京」 , 使得起冷启动不至于偏差太大 , 其余的两篇内容都在冷启动阶段挂掉了 , 没能获得进一步的曝光 。
为了优化内容的冷启动 , 推荐系统还会从展现层与消费层着手 。
?在展现层 , 需要探索不同载体 , 不同人群 , 更适合的形式 。 比如:对小视频应用来说 , 更适合突出创作主体 , 以竖屏的方式展现 。 对于高质量后台强推的作品 , 以预览动图作为封面可以增强其吸引力 。 ?在消费层 , 一方面 , 需要尽可能的挖掘和完善不同载体的特征、权重 。 比如对视频而言 , 长度信息、画面清晰度都可以成为补充的特征 。 对短内容而言 , 在冷启动阶段应尽量的方法作者的权重 , 优先推荐给其粉丝和准粉丝群体 , 用以证明内容消费的价值 。
另一方面 , 需要从作者层面着手 , 引导作者主动完善内容信息 , 比如:
?给视频增加简介和标注?尽可能选择自定义图片封面 , 而非视频截图
这可以帮助系统获得更多关于冷启动使用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