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视频号:加速商业化与塑造"1+N"契合灵魂( 二 )


正如霍特林模型,同样的两家超市,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客流量趋于相同;但是一旦有一家超市离用户更近了一些,哪怕商品比远的超市贵出一点点,也会被更多人的选择。
3.模式不同
抖音与快手作为短视频时代的代表,都有自身独特的“标签”来吸引用户,并且更具自身平台特有的算法,留住用户的时长;但是两者都不具备很强的“社交”属性,是“弱社交性”的,用户都被裹在“信息茧房”之中,独自遨游。
【 灵魂|视频号:加速商业化与塑造"1+N"契合灵魂】相反,视频号本身就在“社交”之中,自己可以用发布的短视频代替图文形式的朋友圈,附带更多的信息增量,可以更快被朋友看到,自己的点赞与喜好也可以更快与朋友触达,更大程度地表达自身,带动社交,从而通过好友传播,引发共鸣,形成社交裂变。
这种“社交”的属性,可以更快地带动平台的发展,就正如拼多多在电商格局基本成形后的异军突起。
所以说,或许视频号的对手从来都不是抖音、快手这些独立的短视频平台;而也并非短视频的机遇不在了,只是共用一个流量池、共争同一批用户群体的独立短视频平台,它们的机遇已经不再如从前了。
视频号:拒绝“野蛮生长”,去塑造“1+N”的契合灵魂?不少人会说,基于微信如此之大的流量池,视频号成长得太缓慢了。看似得“慢生长”却也有着自身的“快节奏”。在推出的头一年时间里,微信也围绕着视频号的迭代升级了13个版本,去更好的相互配适,完成产品框架的搭建。
在视频号团队完成框架搭建与建立好内容运营方向与方式后,视频号也将迎来一场“由慢而快”的转变,比如近期公布的“视频号创作者激励计划”,正在灰度测试的短视频购物车功能、用户个人主页新增“订单”功能、企业微信与视频号进一步打通等等。
而且,对于视频号来说,有目的性的“慢生长”与符合时机的“快节奏”,成为微信功能矩阵中最基础的内容化原子组件,成为和公众号、小程序、企业微信等都能任意搭配的契合灵魂,完成微信生态的下一程进阶,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与可能性。
“公众号+视频号”:一个是视频媒介,一个图文信息,公众号文章可以作为短视频话题的深入探讨,短视频可以成为公众号完成更便捷的信息增量,比如各种测评、摄影等等。而且,视频号与公众号单一渠道的粉丝,也能更方便的彼此导流。
“企业微信+视频号”: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更便捷地完成推广与转化,当把企业视频号嵌入员工企业微信之中,用户可以通过视频更直观地了解新品的信息,了解企业的文化,并且通过企业微信可以一键进入企业视频号与视频号直播间,进行深入了解与选购。
“小程序+视频号”:对于游戏类小程序来说,视频号的社交裂变与一键进入,将极大地带动游戏的流量;其次,对于商业小程序来说,视频号短视频的宣传,在不直播时,也可以通过小程序一键下单,完成商业上的转换。
“朋友圈+视频号”:视频作为有着远超于文字、图片、音频信息丰富度的信息载体,能让用户去更好地表达自己,更简单地记录生活。
以上可见,视频号对于微信在信息载体从图文时代像视频时代过渡的重要性,并且在内在商业价值一直不足的微信来说,通过视频号“1+N”的打通方式,去带动产品商业化的进程。毕竟视频号不仅仅是一个短视频组件,他是微信的视频号,更是腾讯在后短视频时代最有机会成功的产品。
加速微信生态“内循环”,打开私域经济新契机?一旦视频号步入“快车道”,对于私域经济来说会是成长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