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没有台积电代工,华为芯片占比归零,中芯国际为何扶不起华为?( 三 )



根据相关数据 , 华为海思的市场占有率不断的下降 , 到2022年第二季度市场占有率为0.4% , 到了第三季度直接降为0% 。
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 , 华为负责人表示:不会放弃海思 , 更不会放弃芯片研发 。
但是你知道芯片研发有多烧钱吗?
设计一款28nm的芯片 , 研发成本约为5000万美元 。 10nm芯片研发费用高达1.7亿美元 , 7nm接近3亿美元 。
华为海思设计的7nm麒麟990 , 光是流片费就高达3000万美元 。
现在最先进的芯片已经达到了3nm , 如此复杂的芯片设计成本高达15亿美元 。

最近曝光的麒麟9010就是3nm手机芯片 , 作为麒麟9000的迭代版本 , 麒麟9010不辱使命 , 跑分方面达到了130万 , 性能相当于高通骁龙8 Gen 2 。
由此可见 , 在限芯令的压力下 , 华为在芯片研发方面投入的费用并没有减少 。
根据华为的公开数据 , 2022年上半年 , 华为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达到1386亿人民币 , 但净利润却只有150亿人民币 , 巨大的落差让华为十分艰难 。
有网友会问了 , 没有台积电 , 还有中芯国际啊!中芯国际已经为华为代工麒麟芯片了 , 为什么华为还如此艰难呢?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4月 , 总部位于上海浦东 , 是内地最强的芯片代工企业 , 也是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 。
尽管中芯国际十分努力 , 在工艺制程方面也不断的突破 , 但与台积电差距仍然很大 。
目前中芯国际的工艺制程为12nm , 落后台积电整整3代 。
而目前智能手机搭载的芯片基本都是5nm、4nm工艺 , 最差也是7nm工艺了 , 到了明年下半年 , 搭载3nm的智能手机就会问世 。
这种情况下 , 12nm手机芯片根本没有市场 , 所以华为设计的麒麟芯片 , 中芯国际根本就没有能力去代工 。
那么为什么中芯国际不大力搞研发 , 快速突破7nm、5nm工艺呢?因为实在太难了 。

早在1996年 , 漂亮国就联合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 , 签署了《瓦森纳协定》 。
《瓦森纳协定》的目的就是提高成员国之间的商品、技术、武器转让的透明度 , 同时对非成员国进行技术监督和控制 。
中国不是该协定的成员国 , 因此受到了技术方面的限制 。 其中就包括EUV光刻机的技术、专利和零部件方面 。
而EUV光刻机恰好是7nm芯片必需的设备 , 没有EUV光刻机 , 别说是中芯国际了 , 就是台积电、英特尔、三星也没办法制造7nm以下的芯片 。
中芯国际早在2018年就向ASML下单了一台EUV设备 , 当时定于2019年交货 , 但是在漂亮国的干预下 , 至今没有收到货 。

近两年 , 国内开始研发EUV光刻机 , 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能够实现国产化 , 但事实上进度并不理想 。
因为 , EUV光刻机供货商超过了2000家 , 每一家都代表着全球领先的技术 。 例如Cymer的光源技术、蔡司的镜片工艺、东京应化的半导体材料技术等等 。
要想实现EUV光刻机的国产化 , 就必须打造出类似的2000家企业 , 在技术上做到全球领先 , 这可能吗?至少5—10年内不可能 。
因此 , 中芯国际被卡在7nm工艺处 , 始终无法突破 , 也无法为华为代工 。
写到最后
尽管华为设计的麒麟芯片性能非凡、温控出色 , 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狂热的追捧 。 但苦于没有代工厂 , 只能停留在PPT阶段 。
近两年 , 华为海思在芯片研发上并没有停留 , 而是迎难而上 , 目前已经设计出3nm的麒麟9010 , 可以说只待代工厂 。
而内地的中芯国际目前只有12nm以上芯片的代工能力 , 因此无法为华为代工麒麟芯片 。 用梁孟松的一句话:中芯国际已经完成7nm技术研发 , 只待EUV光刻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