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版的GPS“北斗”进展到哪里了?盘点北斗哪些不为人知的实力( 二 )


美国对银河号航行地区的GPS进行了干扰(干扰) , 使其无法安全航行 。在2艘美国军舰和5架垂直直升机的包围下 , 经过33天的彻底检查 , 没有发现美国声称的货物 。由于模糊的疑惑 , 中国船只的主权将受到侵犯 , 我国相关人士至今仍在使用“银河号的屈辱”一词 。
此后 , 我国痛定思痛 , 于1994年启动了北斗工程 , 从2000年开始发射导航卫星 , 至2021年第三代导航系统开始全球服务 。
与美国因1957年的斯普特尼克休克事件而加速了火箭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开发一样 , 中国因银河号休克而启动了北斗工程 。军事方面不再需要依靠GPS , 获得了“行动自由” 。近来中国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积极态度 , 与北斗开通服务并不是没有关系的 。
什么是斯普特尼克休克事件?
1957年 , 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人造卫星1号” 。美国以此为契机启动阿波罗计划 , 推进宇宙开发 。斯普特尼克冲击是指 , 随着苏联成功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 , 以美国为首的各国和社会受到的冲击和危机意识 。
提高精度将如何改变民间产业? 市场规模超过4690亿元
卫星导航系统的运用 , 对民用产业做出巨大贡献 。根据《2022中国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 有“特殊(公共)” , “产业” , “消费者”三大市场 , 合计2021年的市场规模为4690亿元 。
在各个领域 , 现在是如何使用北斗的 , 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 让我们分领域来看看吧 。
?自动驾驶及周边领域
在我们身边的地方 , 也开始与自动驾驶所必须的高精度地图相结合的活用 。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国内主流智能手机地图应用已完成高精度升级 。在自动驾驶中 , 由于需要车道级导航 , 自动驾驶汽车将传感器、北斗定位信息和对风景的图像分析三者集成在一起 , 以厘米为单位进行精确的定位把握 。
比如 , 高速公路被认为是一个容易自动驾驶的环境 , 但意外的是难度很大 。收费站附近没有车道 , 对于自动驾驶AI来说判断行车路线并不简单 。于是 , 在很多自动驾驶系统中 , 都会在高精度地图上画上一条虚拟车道 , 一边精确定位 , 一边反复变道通过收费站闸机 。目前已有681万台支持北斗的纯正导航仪出货 , 477万台后装导航仪出货 。
另外 , 为了实现等级5的完全自动驾驶 , 不仅是汽车方面 , 还需要与道路方面的设备协调的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高度道路交通系统) 。北京、上海等16个城市已经被指定为以北斗为轴心的ITS的示范城市 , 并开始了实证实验 。
在危化品装载车、救护车等公共车辆上 , 有780万辆车支持北斗 , 管理员可以实时掌握准确的车辆位置 。同时 , 中国邮政的4万辆投递车也已支持北斗 。
?物流

在产业中的自动驾驶 , 北斗和5G通信也变得势在必行 。国家电投集团旗下的内蒙古能源 , 在内蒙古自治区拥有5处露天开采煤矿 , 年产煤炭8100万吨 。开采出的煤炭由100吨级卡车、60吨级卡车等进行运输 。
不过 , 驾驶这辆卡车需要特殊技能 , 由于行驶在高低错落的临时道路上 , 松紧度也很高 , 2小时左右的工作需要驾驶工人进行轮换 。问题是 , 如果不回到哨所 , 就不能更换驾驶人员 , 这要花上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
因此 , 导入自动驾驶卡车 , 通过远程监视 , 减少了由于驾驶作业人员交替而造成的损失时间 。由此 , 由于对驾驶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也降低了 , 所以人才的确保也变得容易了 。据悉 , 60吨级已经实现了完全无人驾驶 , 100吨级则是监控人员坐在驾驶座上的自动驾驶 , 5G设备建成后 , 将切换为“完全无人驾驶+远程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