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被低估的知乎:内容高地上的商业新生态( 二 )



图 / 摄图网 , 基于VRF协议
所以说越来越多的人预测 , 未来中国互联网的创作生态会经历一轮大洗牌 , 真正具有专业、靠谱、提供有获得感内容的创作者会慢慢走向台前 , 过往以泛娱乐化内容搬运为主的创作者会慢慢失去构成信任的能力 。
而消费者这种注重专业度的趋势 , 恰好与知乎多年以来所自带“专业”的核心标签殊途同归 。 由各类不同领域创作们组成的成分党、装备党、养生党......不仅以专业能力见长 , 同时可以将“专业度”与“生活感”结合在内容中 , 刚刚好可以体现自己“专业性强”的一面 , 同时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帮助用户解决日常问题 , 拨开消费迷雾 , 最终做出正确的消费决策 。
这些优秀答主们 , 一方面可以与品牌方联动 , 带来最专业的测评与心得建议;一方面又可以为“迷茫”的消费者们找寻到出路 , 消除对于未知的恐惧与焦虑 , 铸就创作者、品牌方、用户三方的“获得感” 。
对于创作者来说 , 除了内容上被认可的愉悦 , 还有随着时间推移可持续增加、具有长期价值的创作收入 。 对于品牌而言 , 创作者不仅为其用户提供了更加具有参考价值的消费决策信息 , 也在输出内容的过程中 , 为品牌沉淀了更多优质内容 , 知乎内容的长尾效应更可以助品牌带来更大与更长远的影响力——随着时间长度降低了品牌方与创作者所投入的边际成本厚度 。 这一切 , 都恰与“一次性用品”的种草经济形成了鲜明对比 。
在这“一问一答”之间 , 知乎已经完成了从优质内容到商业价值的可循环生态闭环 。
3、未来向:“高价值流量”带动优质内循环生态在互联网流量趋于饱和的当下 , 由于各大平台获取流量增量愈发困难 , 使得流量价值水涨船高 , 也使得品牌方营销成本增加 。
此前 , 知乎所发布的《知乎的森林》宣传片 , 向外传递了“别处种草 , 知乎种树”的营销理念 , 希望通过知乎平台为品牌提供一片具备高质量内容生态的内容池:以具备“获得感”的商业内容为树 , 以知乎专业、认真、友善的社区氛围为土壤 , 品牌方可以通过“种树”扎根于知乎 , 用好内容促进生长 , 让品牌形象与效果转化兼顾 , 实现可持续增长 , 降低边际成本 。

这种源于高质量内容生态的“种树”模式 , 在给消费者更优质的知识与经验内容外 , 还可以提供更加良性、科学、养成系的成长路径 , 达到一种更加系统、专业、可信任与可持续长效的内容营销方式 , 为品牌自身带来长期价值的增长 。
而且 , 知乎作为拥有着过亿MAU的内容创作平台 , 大部分用户都是以收获“知识”为目的 。 虽然没有网络上所调侃的“人均985、211”那么夸张 , 但是也是国内知识群体的头号聚集地 。 而这一群体在分享着知识、经验、见解的同时 , 也有着更高的消费能力与辨别度 。
这部分高质量、高价值流量 , 也将成为知乎商业化价值上的潜力 , 能够更好地推动知乎商业化生态的打造 。
此外 , 在资本市场上 , 也能带动投资人与股民对于知乎基于优质内容打造商业生态的信心 , 为知乎在互联网后半场 , 带来更多未来的可能性与想象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