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到这里 , 电商或者是互联网行业 , 已经走到了他的反面 。 依稀记得去年双十一 , 李佳琦和薇娅直播带货销售额高达190亿元 , 跑赢了超过4000家上市公司全年的营业收入 。
真可谓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到这个时候 , 这种商业模式恐怕已经不可取了 。
03越卷越难既然互联网巨头有流量焦虑 , 而因此 , 它们必须要持续做的就是扩张 。
其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并购 , 而并购无非两个目的:找流量入口引流、找流量出口变现 。
在互联网行业 , 有这样一个公式:流量=用户=金钱 。
用户从何而来?这就需要流量聚集的分发入口 。 流量入口相当于用户进入一个区域的口子 。 百度是搜索的入口 , 微信是社交入口 , 淘宝是电商入口 , 各种垂直类社区都有自己的流量管道 。
而流量变现 , 无非就是终端变现出口 , 电商导购、在线娱乐及知识付费等等变现方式 。 说白了 , 有了用户 , 就是得用户怎么消费 , 怎么心甘情愿把口袋子里的钱掏出来 。
互联网巨头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史 , 即是追逐流量入口并探索更高效的流量出口变现的演化史 。 巨头们美其名曰完善生态 , 说到底还是为了争夺流量入口和寻找流量变现的出口 。
但 , 巨头争夺战终将是一场无效的战争 。 当年三大门户网站搜狐网易新浪 , 争得你死我活 , 被QQ微信横空出世夺了天下 。 微信一家独大多年 , NSN、子弹和飞信不堪一击 , 却还是得被直播、短视频分走半壁江山 。
所谓的流量 , 其实就是在进行内容消费和内容互动时候的数据交换量 , 在不同的年代 , 有不同的形式和载体 。 从门户网站 , 到即时通讯 , 在往后会不会是元宇宙呢?
在一定范围内 , 再怎么玩 , 都难以玩出新东西 , 只是在一个圈子无限的转 。 现在还有得赚 , 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后 , 还能怎么卷呢 , 最终只会形成不创造价值的无效竞争 。
所以对于互联网巨头的竞争之间的并购战 , 本质上还是无效竞争 , 也就是资本得无效加法 。
前几天 , 央妈不还提到要做“有效的加法” 。
那么 , 什么是无效的加法?同义词变换:资本无序扩张 。
放眼全球 , 这些互联网大厂的遭遇 , 不只是中国 , 全世界互联网巨头都有类似遭遇 。
扎克伯格从一个清新的硅谷小哥 , 到成为美国人不耻的资本家形象从万人崇拜到成为硅谷人人喊打 , 甚至女权、无产阶级都对着他干 , 也就那么几年 。
比尔盖茨也是如此 , 从哈佛辍学 , 到创立微软 , 是美国英雄 , 是享誉世界的超级富人和慈善家 。 最后一则婚变塌房 , 或许这也只是他中年危机的冰山一角 。
中国大佬的日子不好过 , 全时间大佬的日子也都不好过 。
这背后是什么?这还是互联网的经济模式所决定的 。
市值率先破三万亿 , 并持续站稳市值第一的科技公司 , 不是Facebook , 不是谷歌 , 也不是亚马逊 , 而是苹果 。 正因为苹果是科技制造型企业 , 它能持续提高经济生产力 , 真正创造价值 。
而下一个能再创新高的 , 仍然不会是互联网巨头们 。
是特斯拉吗?有可能 。
04尾声我们不如发散一下 , 互联网行业的归宿到底在何方?
要回答这个问题 , 得从国家发展方向上去找答案 。
去年与互联网被重锤同时出现的 , 是新旧发展切换以及“共同富裕”的提出 , 毫无疑问 , 这将未来10-20年国家发展的总体方向 。 从这个角度看 , 未来不管哪个产业 , 基本就是三种类型:
第一 , 符合创新发展理念的产业 , 比如新能源、半导体、智能制造 , 国家会大力扶持;
- |互联网大缩写时代,我们如何捡起传统文化?
- 喜马拉雅|70个Python练手项目列表,偷偷练习卷死他们,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 OPPO|oppo跟vivo的配置其实没有小米好,高价低配是一般人,对他们的评价
- 微信|小伙网恋5年转账25万对象竟是哥们 剧情雷人:网友唏嘘
- CPU|现在为什么人们都说CPU性能过剩,而不说显卡性能过剩?
- ARM|NVIDIA 400亿美元收购一旦被拒 ARM:我们下场会很惨
- 零食|兵分三路,供应链公司们正包抄婴童食品
- 阻止我们芯片自给自足?这又是作什么妖?
- 美国航空|美国航企集体阻拦机场开通新5G 他们怕什么?
- 空调|为什么德国安装一台空调要15000人民币,而我们国家只要150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