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即便是有先发电商优势的特色水果产区,在激烈的产区竞争中也很难形成绝对壁垒。
中国气候和地形条件丰富,适宜各类水果的种植,且品种繁多。尤其对于一些大品类而言,竞争甚至在电商的刺激下愈演愈烈,因为采摘时节同一品类间,往往还可能存在不同品种的横向竞争。
涌泉蜜桔如今正面临着这类问题。它早期靠电商杀出的市场,如今已经被层出不穷的网红柑橘品种和新的产地爆款所稀释。尤其中国又是柑橘品类的大产区,种植资源丰富且品种繁多。对于涌泉蜜桔而言,同质化的竞争压力只增不减。
比如,近些年宁波象山的一个杂柑新品种「红美人」在市场上走俏,它就给涌泉的大棚蜜桔带去不小的打击。后者是涌泉种植户为延长蜜桔的销售期,而在当地兴种的。
根据邱加长的介绍,象山红美人流行之前,涌泉的大棚蜜桔靠着反季节优势可以卖到很高的价钱,「22元一斤都有人买」。如今,这个优势已经被象山红美人打压。「每年11月底,象山红美人开始成熟,它一直可以卖到过年。象山红美人一出来,一下子就把涌泉的大棚蜜桔打下去了。」邱加长说道。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电商是让竞争变得更残酷的原因,但是电商不是产地危机的根源。问题的症结出在现有的流通痼疾及农业生产现状上。
一直以来,国内的水果流通都是依靠多级的批发体系。这决定了水果的种植往往滞后于快速变化的市场。加之,果树种植的回报周期相比蔬菜更长,这导致农户的生产决策具有相当的盲目性。
例如,一个新品种的橘子树,往往要等三年及以上才能结果。较高的决策成本,加上滞后的市场信息,造成产地农户的跟风种植。这种生产的盲目性导致国内的水果产业容易出现供给过剩。
在产能过剩和价格战的双重压力之下,产地农户很容易陷入长期的困境。电商用自己的激进方式,揭开了产业痼疾面上的最后一层纱。
03、纵向一体化破除恶性循环最根本的方式是打破信息的不平衡,实现水果在流通上的纵向一体化。后者也是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产业链上没能解决问题。难点卡在种植方与市场之间的流通关系矛盾上。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仍将以小规模的家庭农场作为最主要的生产主体。他们面对的是下游分散、多元且庞杂的消费市场。
在这组小农户对大市场的流通关系中,供应方和需求方是「多对多」的状态,它塑造了今天国内农产品流通体系中间环节多,且链路长的特点。反过来,这些历史特征又成为了纵向一体化的障碍。
因为多级中间商往往造成流通链条上各环节利益相互牵制,进而导致末端实际的消费需求在向上传导的过程中,信息经过层层博弈后出现严重变形。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西瓜。在产地的交易中,种植者的客户是经销商,双方按斤交易,他们时常在交易的前几天给西瓜大量注水,以增加重量获取更多收益,而这种注水行为本身会损害西瓜最终的品质。
减少中间商,集中消费需求向上撬动流通、生产资源的整合,是纵向一体化的关键。但这一步走得不容易。
过去20年间,需求端不是没有发起过自下而上的一体化改造。最典型的是农超对接模式的推行。这是2009年由中国商务部、农业部发起的一项农业改革,旨在通过推进大型化的产地直销制度,缩短农产品的流通链路。
但是,早期的农超对接并不成功。因为当时人们主要购买生鲜的渠道是农贸市场,而非商超,加之社会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因此商超在生鲜品类上在很难形成规模。
- 国家发展改革委: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智能快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
- 小米科技|没了华为,谁能成为新的中国第一?
- 索尼|无线网络的2.4GHz和5GHz的优缺点大家都知道吗?
- 手机|开了静音的手机在火车上丢了咋办?乘警用远程功能一招寻回
- 新东方|巨亏9亿美元的新东方将网课捐给国家?图书馆回应来了:自己买的 一直免费
- 设备|打破日本垄断!售价7亿元的设备被中企攻克,已开始量产
- 美团|一款均衡且白菜价的有线HiFi耳机,简评锐可余音GY-09s
- 海尔|淘宝直通车的计费方式,如何出价
- 微信|微信「拜年红包」来了,今年有新玩法
- 工业互联网|百度是怎么将百度贴吧搞的半死不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