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中国开源在激荡中崛起,拥抱世界和本土化都需要长期主义( 二 )


但近年来局面正在迅速改变 , DB-Engines数据显示 , 全球383款数据库中开源数据库占据51.7% , 六款开源数据库进入到前十 , 开源数据库流行度首度超过非开源数据库 , 一举改写了数据库50余年的历史进程 。

开源数据库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 , 获得金融、电信、制造等越来越多传统行业用户的青睐 , PingCAP副总裁刘松认为要归功于两大因素:

  • 其一:数据库正处于最大技术变革的关键阶段 , 新场景、新技术叠出 , 类似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跃迁 , 开源数据库在其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
  • 其二:云计算的兴起让开源数据库公司获得新商业模式 , 带来规模商业化的保障 , 不仅加速开源产品的迭代与创新 , 还进一步完善服务、支持等 。
以PingCAP为例 , 其在数据库最重要的发展方向HTAP(Hybrid Transaction and Analytical Processing , 混合事务和分析处理)中处于业界领先 , PingCAP分布式数据库 TiDB 更是成为2021年全球数据库技术开源项目热度排行榜第三 , 也是中国顶级开源项目活跃度排名第三的项目 , 在全球开源项目中的活跃度和影响力甚至超过华为、阿里巴巴等大公司 。

开源数据库大热之际 , 也不乏冷静思考者 。 黄东旭直言:“虽然现在大家积极性很高 , 但数据库属于基础软件领域 , 很难短时间就实现对于传统商业数据库的彻底超越 。 像很多传统商业数据库产品在产品能力、用户群、开发者生态方面依然有着很大优势 。 ”
事实的确如此 , 哪怕强如亚马逊这样的互联网巨头 , 也仅仅是在两年前彻底实现对商业数据库的替换 , 更何况技术和人才相对匮乏的众多传统行业用户 。 因此 , 虽然全球开源数据库处于加速上升通道 , 开源商业化也在提速 , 但开源数据库还需要长期投入、不断创新和培育生态 , 超越商业商业数据库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
“我很担心揠苗助长 , 大家一定要冷静 。 ”黄东旭表示 , 开源技术公司需要了解自身的能力边界 , 才能让开源有节奏地进入到各个行业之中 , “全球80%的开源项目都来自互联网 , 开源数据库目前比较契合泛互联网、金融、新经济 , 制造等数字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和场景 。 ”
中国开源需要更多长期主义者近年来 , 中国开源力量得到了长足进步 , 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 不乏像阿里、华为、腾讯等明星大厂的鼎力参与 , 但亦不能忽视的是中国开源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像开发者普遍较为年轻 , 项目前瞻性和方向性不足 , 缺少理念驱动的商业化产品 , 项目缺乏长期规划 , 往往以功能和特性为主导 , 缺乏生态视角来考虑项目发展等 。
“开源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事情 , 国外很多开源项目都是10年以上的规划与投入 , 很多开发人员从业经历丰富;中国开发者则有明确的开发任务 , 更多是以技术实现的视角看问题 。 ”吴晟介绍道 。

PingCAP作为中国开源国际化的优秀代表 , 对此也是感受颇深 , 黄东旭直言:“海外开源项目首先在概念设计、理念包装等方面更加出色 , 会让全行业去跟随;其次 , 海外项目会关注很多产品体验和用户体验的内容 , 而中国开发者在这方面比较欠缺 。 ”
在笔者看来 , 中国开源发展时间较短 , 在逐步崛起之际 , 存在现实差距也正常 , 要想持续提升影响力、缩短差距甚至引领未来发展 , 则需要更多的开源长期主义者 。
首先 , 没有持续发展动力的开源是没有意义的 。 大厂切入开源是必然趋势 , 亦是推动开源发展的重要力量 , 但开源长期主义者更加弥足珍贵 , 它们从成立之初就将开源作为公司长期战略 , 推动全方位开源和长期资源投入 , 不被短期的商业利益所左右 , 保持开源生态长期的健康与可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