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中方回应美国欲对华为断供事件;任正非:不要再抱幻想,先活下来( 二 )


众所周知 , 自2019年5月 , 美国相关部门陆续将华为华为及其关联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 并不断扩大出口管制范围 , 而这只是当时正在登顶的华为经受重创的开始 。
2020年6月 , 调研机构Counterpoint表示 , 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超越三星 , 成为全球第一的手机厂商 。 但就在华为登顶后的两个月 , 美国再次发布“制裁令” , 导致华为麒麟芯片生产陷入困境 , 供应链上也受到严重限制 。
此后华为又经历多轮来自美国的不公正的“禁令” , 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制裁”消息传来 , 而我们知道美国与华为的战争事实上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的博弈 , 围观者为此愤懑、为华为鸣不平 , 但最终要抗住压力、寻找出路的只能是华为自身 。
2022年 , 华为似乎迎来转机 , 当年全年销售收入6369亿元 , 与2021年的6368亿基本持平 , 这是一个触底反弹的信号 。 因此在年底 , 华为徐直军在展望2023年的时候表示 , 2022年是华为应对美国制裁逐步常态化的一年 , 也是逐步转危为安的一年 。
他表示 , 2023年华为将“冲破一切艰难险阻 , 有质量地活下来 。 ”
目前看来 , “有质量地活下来”或许仍显乐观 , 相对而言 , 任正非始终保持着冷静 。 就在2022年 , 任正非表示“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 , 首先要“活下来” 。
在一篇流出的华为内部讲话中 , 任正非表示 , “我们的生命喘息期就是2023年和2024年 , 这两年我们能不能突围 , 现在还不敢肯定 , ??所以每个口都不要再讲故事 , 一定要讲实现 , ??尤其在进行业务预判时 , 不要再抱幻想 , 讲故事骗公司 , 损失要从你们的粮食包中扣除 , ??首先要活下来 , 活下来就有未来 。 ?”

在华为的三十多年发展历史中 , 任正非的“冬天意识”长期存在 , 他曾在2000年北美互联网泡沫破裂、2004年信息产品供应过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等时期 , 屡屡以“冬天”为题来告诫内部员工要保持危机意识 , 且总是能够引领华为找到“过冬”的办法 。
其实早在20年前 , 华为就经历过“历史性崩溃” 。 2002年 , 经营业绩下滑再加上潜在的诉讼可能导致巨额赔款 , 任正非压力重重 , 最终启动了出售华为的程序 , 差点被摩托罗拉收购 。
任正非曾这样描述他的2002年 , 公司差点崩了 , 有半年都是噩梦 , 梦醒了时常哭 。
后来 , 在《华为的冬天》一书中 , 任正非写道:“10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 , 对成功视而不见 , 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 , 只有危机感 。 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10年 。 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 , 怎样才能活下去 。 也许只有做到这点我们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 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 大家要准备迎接 , 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 , 这是历史规律 。 ”
大抵这也是华为能够在一次又一次“前所未有”的困境中涅槃重生的重要因素 。
2002年 , 华为曾经给员工发了一份名为《沙暴中的爱立信》的学习材料 , 任正非在注解中写道 , “一旦面临更困难的时候 , 我们能够像爱立信那样保持镇静 , 正视问题 , 看到光明 , 充满信心?“
20年后的今天 , 华为或许正遭遇着更困难的一刻 , 但正如余承东在昨日的发言:华为将不惧挑战 , 坚持投入研发 , 不断攀登向上 , 继续引领行业向前!
总 结
对于技术自主这件事 , 华为一直比较清醒与冷静 。 任正非多次强调 , “我们要面对现实 , 不要有太遥远太伟大的理想” , 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华为而言 , 其实对整个芯片行业来说都是如此 。
正如媒体人胡锡进所言 , 美国对华的高科技战争 , 主战场就是美国主导的半导体行业 。 只要坚定技术自主的决心 , 在多方面努力下 , 我们的后劲会一天天强大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