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波司登变形记( 二 )


仓库|波司登变形记
文章插图
自动模版机
在缝制环节,波司登将工人按工序分组,采用德国防绒针、丝光防绒线和日本缝制设备,以3厘米13针技术进行缝制。在看不见的内缝处,波司登进行双层锁边处理,谨防羽绒服钻绒。而在每个作业小组的尽头,一台显示器实时记录工人产量、工作效率和不良问题点等,为生产决策提供可靠数据。
仓库|波司登变形记
文章插图
缝制车间看板
波司登新品风衣羽绒服就在这里生产,由52个裁片经过超300道工序和11000针高密刺绣完成,这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服装的各部件要在裁剪、缝纫、充绒后,再组合拼接。中间服装无数次的运输转场在过去由人力推车完成,现在智能吊挂系统接手了这个繁重、重复的工作,一件件衣服在生产间顶部如流水轻松转移。
仓库|波司登变形记
文章插图
智能吊挂系统
2021年,波司登智能生产车间自动化水平达到50%~60%,比2017年的20%翻了近3倍。
自动化水平极大提升的情况下,类似风衣羽绒服等高端产品,在波司登,一个工人一天只能生产两件,中短款羽绒服的人效也仅为3~4件一天。作为对比,B站手工up主锦时Ginth告诉36氪,在多功能缝纫机的协助下,她自制1件短款、仅7个衣片的羽绒服需要1~2天。智能生产的魅力在这时显示。
波司登创始人高德康在采访中曾提及,投入数字化应用设备,“是因为有危机感,如果不做,那就没有未来”。这在波司登内部已成为共识,波司登内部人士认为,建设数字化的价值远超短期经济回报的价值,而且效果已经显现,在人工越来越贵,招人难的大潮下,波司登智能生产工厂因为对技术人员的依赖小,目前招人的问题不大。
二、30%期货订单,70%拉式补货在全面建成智能生产工厂前,波司登提前一步改造的是库存及物流的数字化。
库存曾是历史上困扰服装企业最头疼的问题。在前数字化时代,服装销售与生产往往存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差,生产端提前半年预测销售,进行备货,产品畅销便供不应求,滞销则木已成舟。
在国内,服装行业上一次库存危机的爆发是在2012~2013年。受当时经济环境的影响,服装企业出口停滞、增长乏力,伴随着大量出口企业转内销以及电商崛起地冲击,数据显示,2012上半年,李宁、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42家上市服装企业存货总量高达483亿元。
当时服装行业内甚至流传出了笑谈:即使中国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停产,仅是仓库里的压库货,起码能供国内的服装销售企业卖上3年。
波司登彼时同样面临严重的库存问题。2012年,国际快时尚品牌优衣库、Zara、H&M以及四季化企业纷纷开始进军羽绒服行业,凭借更为时尚的设计迅速抢占年轻消费者心智;同时,电商地迅速崛起,使得线下羽绒服门店产品过剩。波司登内,因四季化、品牌化发展战略而快速扩张门店。2013年,波司登零售网点数量超过13000家,企业库存高企、产品老旧等问题突出。
在这个背景下,波司登发生了一个怪诞的现象,门店缺货与仓库积货现象同时并存。波司登信息总监桂益龙将这种缺货称为“结构性缺货”——也就是货物充足,但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消费者有需求的地方。而高库存“冻”住了企业的现金流,高缺货又严重影响用户口碑。
现在,这样的场景几乎在波司登绝迹。如今,当消费者前往波司登门店消费,如果心仪的款式没有合适的尺码,店员只需要在系统内输入产品款号和色号,就可以一键获取全国库存信息,就近调货,24小时内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