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谷歌怒砍 Stadia,为什么「云游戏」注定「没戏」( 二 )


文章插图
Stadia 发布会上,谷歌将 Stadia 定义为「所有人的游戏平台」|Stadia
02
骨感的现实
公布半年后,2019 年 11 月,Stadia 正式上线,当天便遭遇滑铁卢。
上线当天,华盛顿邮报采访人员公布了一段「自己在办公室玩 Stadia」的视频。画面显示,从采访人员按下空格键,到人物跳跃起来,中间有肉眼可见的延迟,让这款射击游戏几乎「不可玩」。采访人员还特别提到,华盛顿邮报办公室铺设的,是 1Gbps 的千兆网络,远超谷歌此前在发布会上提到的 25Mbps 的速率要求。
发布初期,媒体对 Stadia 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几乎只有类似 The Verge 这种,办公地点设在洛杉矶湾区,和谷歌总部毗邻的科技媒体,获得了不错的游玩体验。这让不少人都对谷歌「号称解决云游戏网络延迟问题」的技术实力,提出了质疑。
因为体验上的缺陷,Stadia 的用户规模一直未见起色。根据彭博社援引内部人士透露的消息,Stadia 花费数千万美元成本买下了包括《荒野大镖客 2》在内的一系列 3A 大作,但最终吸引到的用户规模,相比内部定下的销售目标,还差着几十万的规模。
以及,游戏阵容也成为了 Stadia 的重大缺陷。发布之初,Stadia 宣布已经有 100 家游戏工作室在为 Stadia 平台打造内容,但实际上,最后登陆 Stadia 的游戏,几乎只有来自育碧、EA 等第三方厂商的跨平台作品,而没有任何独占大作。而在游戏领域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平台」,能在没有独占的情况下,实现发展。
而发布会上谷歌宣布成立的一方游戏工作室 Stadia Games and Entertainment,最后连一款原创游戏都没做出来,就胎死腹中。2021 年,谷歌宣布,将不再继续投资 Stadia 制作游戏,关闭旗下的两个游戏工作室。
St谷歌怒砍 Stadia,为什么「云游戏」注定「没戏」
文章插图
Stadia 覆盖了谷歌旗下几乎所有平台|Stadia
回顾 Stadia 走过的三年,它的巅峰时刻,就是在三年前的发布会上。当时,背靠谷歌的 Stadia,几乎拥有了做好云游戏所需的一切「原料」。但打造优秀游戏体验需要的「烹饪方法」,Stadia 似乎并没有掌握。
从那一天开始,Stadia 几乎没有一天不是在走下坡路,直到今天,走入绝境。
有 Stadia 内部人士向 Business Insider 透露,「Stadia 内部还有很多人希望它能继续下去,他们都在非常努力的工作,确保 Stadia 不会死掉。但这些人并没有权力,给 Stadia 继续开支票。」
03
云游戏,一场死局?
严格意义上来说,Stadia 还没有完全死透。
据报道,谷歌正在将 Stadia 重新包装成一个名为 Google Stream 的产品,面向商业市场,为企业提供底层的技术方案,帮助它们打造类似云游戏的「交互内容」。
Google Stream 目前主要的客户之一,是美国知名健身服务 Peleton。Peleton 销售一种带屏幕的「动感单车」,用户可以跟着屏幕上的「健身老师」一起进行训练。如果能将云游戏技术与「健身课」结合,确实能让整个体验变得更具交互性。
而且,最关键的是,「健身课」相比「云游戏」,对带宽、延迟的要求都要低很多。发展的难度,肯定比云游戏要低得多。
但 Peleton 这一个场景太过垂直,很难说背后到底蕴含着多大的市场。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做下去,Google Stream 大概率会变成谷歌云计算业务的一部分。
但无论如何,谷歌和游戏,已经彻底分道扬镳。
St谷歌怒砍 Stadia,为什么「云游戏」注定「没戏」
文章插图
实际上,不只是谷歌,各大云游戏平台,过去几年都经历了一样的「高开低走」。
微软的云游戏服务 Project xCloud,背靠 Xbox 强大的游戏资源,以及业界领先的 Azure 云服务设施,也是一直不温不火,测试进度推进缓慢,用户反响平平。另一家业界巨头,英伟达的 GeForce Now,也是差不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