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未来网络技术的畅想既然我们在讨论元宇宙,那我们姑且认为我们的未来一定会去到元宇宙的方向,所以网络的未来或者网络的发展目标也是更好的实现对元宇宙的支持,那怎么支持呢,肯定是有个特性或者方向的,我们不妨畅想一下。
随着AR/VR甚至是XR、4K和8K(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K)、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车联网、物联网的发展,未来对网络的带宽、延时肯定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超高带宽和超低时延,一定是一个发展的方向。
目前我们网络传输的主旨是尽力而为,我觉得如果我们期待的是高质量的服务,那这种尽力而为的传统方式无疑会带来延时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新型的QoS保障技术,在出现对时间比较敏感和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例如工业控制、自动驾驶等场景时网络能够正常。所以确定性网络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现在云、网、应用相对独立,需要分别调用计算和网络资源,未来一定是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等基础资源融合为一个整体,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所以可以总结成类似于算网融合,或者云网应用融合。
现在我们更多的应用场景或者地点都是地面,可能计算一点的就是在高铁上,而未来网络将逐步拓展到更加广阔的空间。这就意味着网络平台具备更灵活和可扩展的接口,以满足从太空、空中、地面,乃至地面的连接。类似的,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设备类型接入。所以可以畅想多源异构的融合和更大规模和更大空间的终端接入也是未来畅想的一个方向。
五、未来网络应用场景畅想我们思考了技术方面的发展方向之后,可以再思考将技术应用在一个或多个应用或者场景的情况是什么样子。
1. 5G的应用场景对于5G而言,其应用场景目前已经相对清晰了,就是各种R、无线娱乐和社交网络,还有一些面向个人打辅助的AI。
2. 6G的应用场景对于6G而言,其场景更加沉浸和切身,包括沉浸式XR、全息影像、感官互动等等。
扩展现实就是XR、虚拟现实是VR、增强现实是AR、混合现实是MR,而扩展现实(XR)就是VR、AR、MR的统称。6G场景下不光会有沉浸式的XR体验,还可能出现云化XR。将计算密集型的任务放置在云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负载和能耗。作为终端设备则更多关注接入、续航和交互方面。例如已经常见的语音交互和手势交互,还有不太常见的眼球交互,乃至脑机接入后的意念交互等。
全息影像技术也是6G的应用场景,依托6G的能力,随着无线网络能力和高分辨率渲染及终端设备的不断提升,势必会从3D、2D过渡到全息影像。而与全息影像相辅相成的,就是感官的联通,使用者不再是面对冰冷的画面,而是能够获取相应的感官体验。
六、6G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技术发展、应用场景的畅想,我们可以进一步考虑6G的关键性技术都有哪些。网络智能、安全、确定性、空天地一体、多地址接入等等,目标就是要满足在2030年以后的元宇宙新型综合应用场景对网络的要求。
所谓的网络智能技术,其实就是新的业务场景对网络架构和关键基础提出的一次综合考试或者说更高的目标要求,并且应该具备自演进、自优化的能力。在6G数据高吞吐的情况下,各种数据频繁交互,对于隐私信息的保障也是未来安全方面的重大挑战。主动免疫、弹性自制、虚拟共生和安全泛在等各种新的名字和技术将应用在零信任安全、区块链和新型加密算法等领域,保护大家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确定性网络也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地方,毕竟我们要打破传统尽力而为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确定性服务。考虑到接入元宇宙或者网络的地点和方式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无缝进入网络,这就需要我们的网络能够覆盖你所能够想到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要包括火星,毕竟那个时候马斯克可能就在火星上用脑机接入元宇宙。最后一个要考虑的,就是更多类型和数量的终端大并发、长时间在线。
- 不少网友抱怨Windows11系统卡顿的情况|微软windows11build22557新功能:效率模式
- 固态硬盘|十年前的电脑CPU是4核Q8200,经过升级,又起飞了
- 诺基亚x|诺基亚X200曝光:颜值性能双双拉满,这才是老牌手机厂商的底蕴
- 三星|买啥品牌的电视好?参考这份全球榜单:海外御三家的确强势
- GPU|深度分析“爆通讯录”,真的会“逐个拨打”我的通讯录吗?
- 高通骁龙|骁龙870赢麻了?三款值得抄底的真香机,价格均不超过2500元
- 显卡|为什么新款的cpu都要集成显卡呢?
- 腾讯|停服、退款、等消息,罗布乐思或许比“元宇宙第一股”更尴尬
- telegrTelegram 发家史(下):极致产品、扁平管理和悬崖边的商业化
- 焦虑|快手焦虑,藏在失效的极速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