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5天跻身淘宝直播TOP3,谦寻的“薇娅”回来了?( 二 )


除此之外 , 相关部门或许也不会答应 。
薇娅被罚背后 , 直播行业正在迎来一轮强监管 , 自2021年9月以来 , 直播行业查税正式落地 。 薇娅案通报后的第一时间 , 新华社等多家官媒都发文称 , 已有上千名主播主动自查补缴税款 。
从雪莉到薇娅的大力度处罚、全网封杀开始 , 税务部门彻底拉开了直播行业的逃税遮羞布 , 这也被视为直播行业逐渐走向秩序化的标志性事件 。
其中也可见税务部门对直播行业整改的决心 。 在这种情况下 , 具备“警示”意义的薇娅 , 如果复出了 , 最先打脸的就是“纪律委员” 。
所以 , 人们不答应 , 政策也不见得会答应 。 不管是“蜜蜂惊喜社”还是“光光来了” , 都口径统一地提到只是助播们在创业 , 与原来的主播没有关系 。 伯虎财经认为 , 这样强调的原因 , 正是为了避开原来主播逃税后形成的不利影响 , 例如相关政策、舆论等 。
去薇娅化
在伯虎财经看来 , 谦寻正在去薇娅化 , 而原来属于薇娅的商业资源 , 正在被重新分配 。
实际上 , 培养薇娅以外的主播 , 谦寻早就有行动 。
“谦寻要做直播行业的水电煤 , 等到哪一天 , 假如薇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播了 , 谦寻依然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企业 。 ”薇娅丈夫、谦寻董事长董海锋就曾表达过对公司“薇娅独大”的担忧 。
2017年2月 , 薇娅和董海峰决定孵化自己的MCN机构 , 谦寻文化由此诞生 , 主要业务包括孵化网红主播、短视频内容生产及投放、全域内容营销等 。
2018年谦寻朝集团化方向发展 , 创建了北京明星直播基地、杭州超级供应链基地等 。 如今 , 谦寻旗下有谦合、谦娱、谦禧、谦播等子公司 , 具备内容生产、营销、运营、电商、经纪、IP授权/版权、社群/知识付费等多种业务 。
不难看出 , 谦寻想孵化更多有能力的主播 。

目前 , 谦寻旗下拥有林依轮、李静、李响、戚薇等60多位带货主播 。
据铅笔道报道 , “薇娅事件”后 , 谦寻旗下主播林依轮、舒畅、滕雨佳、安安等正常开播 , 他们均承接了薇娅的流量和品牌资源 , 直播间流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
以林依轮为例 , 在“薇娅事件”后的12场直播里 , 林依轮直播间人数平均达764.1万 , 较之前的475.5万上涨了60% 。
显然 , 培养更多有能力的主播 , 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棋 。
在罗永浩和李佳琦身上 , “去头部化”也越来越明显 。 在“交个朋友”创立初期 , 创始人黄贺就成立了一个直播天团 , 在罗永浩直播时就安插一些副播坐在旁边 , “逐步在用户心目中混到脸熟” 。 黄贺曾表示 , 交个朋友离了老罗照样转 。
在李佳琦的直播间内 , 助播的地位也在日益上升 。 在李佳琦的公开视频中 , “直播间的小伙伴”成为了重要的内容参与者 。 “助播们的个性都比较鲜明 , 有时我们会在私下里磕助播们的CP 。 ”一位长期观看李佳琦直播间的用户曾如是说 。
将助播推向台前 , 是谦寻在孵化主播路上的进一步行动 。 不同的是 , 这一次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决” 。
不管未来薇娅能否复出 , 谦寻都要进行“去薇娅化” , 将资源分配到更多有能力的主播身上 。 否则 , 下一次“超级主播”出事时 , 谦寻还会“群龙无首” 。
至于 , 薇娅何去何从?
复出的希望渺茫 , 退居幕后以直播运营操盘手的身份 , 继续发挥她过去的优势 , 打造一个“去薇娅化”的直播帝国 , 或许是她更实际的选择 。
不过 , 眼下 , 谦寻遇到的棘手问题还是 , 那些光环本是属于薇娅的 , 换成其他的主播 , 还能继续闪烁吗?更何况 , 那是已经逐渐黯淡了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