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形成了慢性压力,也是我们需要尽量去避免的。
那么,导致慢性压力的因素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有两点:一是过度的工作负荷,二是过度的认知负荷和精神内耗 —— 也就是过多的担忧、思虑和杂念。
如果你存在这个问题,并且它已经影响到了你的休息和工作,让你长时间处于压力之中,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 把这些担忧写下来,列出它们可能的后果,以及它们发生的可能性;
- 逐项去问问自己: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高吗?如果不高,就不用管它;如果高,再针对这件事情,列出所有你能够去做的行动;
- 把行动安排到日程表或任务清单里面,安排时间去做,每做一件,就回到这张「担忧表」上面,把你的行动补充上去,让自己心里有底;
- 换位思考:如果现在是你最好的朋友来向你倾诉这些担忧,你会对他们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补充上去;
- 告诉自己:这些威胁实际上是一种挑战,是我增长经验、发挥能力的机会,也是让生活变得波澜壮阔的契机。
3)如何知道自己能够承担的工作负荷量?
前面讲到,导致慢性压力的一个因素,是过度的工作负荷。那么,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工作负荷是不是过度了呢?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容易把很多问题都往自己身上揽,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比如:
我在工作中容易情绪波动,是我需要加强情绪控制能力;
我下了班总是觉得疲倦,是我需要调整作息习惯;
我总是对别的事情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可能是我自己的人生观出了问题吧……
但实际上,有一个更重要的可能性总是被我们忽略:出现这些迹象,有可能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你长期以来的工作负荷太重了。
不妨试着用下面这6个标准,来简单地甄别一下:
- 我是否曾经对生活和工作很有激情,但现在更多的是感到疲倦和麻木?
- 我是否在工作中常常分心、走神,出一些非常不应该的差错?
- 我是否经常感到头痛、困倦、疲惫,做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没有动力?
- 我是否经常感到疲惫却睡不着,肚子饿却吃不下,想休息却找不到想做的事?
- 我是否开始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发脾气、失控、沮丧,情绪大起大落?
- 我是否发自内心地排斥上班和工作,每天都在想着辞职?
如何应对呢?你可以把这种状态,理解为「你的工作负荷是120%」。然后,想办法去减轻工作负荷 —— 比如降低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分摊到一些自己身上的任务,去把它降低到70%-80%,尽量不要超过80%。
你可以试着:
- 给自己要做的事情按照优先级排序,先安排重要的事情,把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尽量拖延;
- 跟上级沟通,分摊掉一些身上的担子,优化团队协作模式以降低负担,或是转岗;
- 如果以上均无法实现,而且这种慢性压力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么也许要考虑辞职。
4)什么才算良好的睡眠?
这可能是很多人的困扰:我们知道良好的睡眠很重要,但怎么样才算良好的睡眠呢?
- 电池|“蔚小理”联手投了一家超级独角兽
- 小米科技|市场迎来“洗牌”!小米进入前三,国产新黑马出现
- 小米科技|接替“安卓之光”!小米顶级影像旗舰机曝光,有望与徕卡联名!
- 小米科技|个人感觉小米12,背部工业设计还真算得上,小米冲高端以来的巅峰
- 小米科技|小米的系统用起来还是比较舒服的,硬件上讲,4GB的内存足够了
- 小米手机这个开关建议都打开,不然隐私会被别人偷瞄
- 本文转自:新华财经...|安溪的这颗小卫星,在太空搞起茶文化
- 桌面杂乱小克星,倍思65W GaN3 Pro充电器带来清爽、极速充电体验
- 华为|大疆汪涛:国产手机本质是小家电;罗永浩:黑科技只认可华为
- 小米科技|小米真香机降价,12GB+256GB跌至4399还赠599充电器,清仓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