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围猎虚拟人:腰缠万贯,无家可归|36氪新风向 | 虚拟偶像( 四 )


图片来源:微博@柳夜熙
而且,从技术角度来说,柳夜熙的制作过程也更接近于传统影视 CG——真人拍摄,换头,后期加特效,其实与好莱坞拍摄大场面电影的套路并没太大区别。你不可能看到她出现在直播间里,更无法与她互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她甚至很难被称为虚拟人。反思柳夜熙的走红,实际上优秀的编导和策划功劳最大。
那么投资人的钱都流向了哪些公司?
盘点从 2021 年 7 月-2022 年 1 月所有披露融资的虚拟人项目,会发现其中专攻虚拟偶像运作的经纪公司寥寥无几,大多是技术类产业链上游公司,和 To B 的方案供应商。
资本围猎虚拟人:腰缠万贯,无家可归|36氪新风向 | 虚拟偶像
文章插图
2021.07-2022.01 虚拟人融资项目汇总
“做纯虚拟偶像的公司其实在融资上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红火。一级市场相对理性,在目前行业不是特别挣钱的情况下,要投资能‘通向未来’的那家公司。”顺为资本投资人冯铮说。
在投资人所畅想的那个“未来”中,虚拟人绝不仅仅是网红或 KOL 的替代品,而应该是现实世界里的私人助手、虚拟世界里的 NPC,抑或是人人皆有的数字孪生身份。
冯铮举了“虚拟健身教练”的例子,通过传感器+AI计算,虚拟健身教练可以准确掌握你的运动状态,并且随时给你“手举高一点”、“呼吸放松”的建议,整套体验都可以独自在家获得,不用再跑去健身房聘请私教。
除了替代一部分专业职能人士,虚拟人还被期望成为未来人类的精神伴侣。陈亮举例说,虚拟人通过 AI 训练,在学习人类历史、哲学和艺术后,完全可以胜任与人类深度对谈的任务。到那个时候,虚拟人不再是“披了数字皮的真人”,而是由 AI 驱动,真正有灵魂的虚拟人。
但这些都还不够。当我们谈论元宇宙时,并不仅仅需要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单向作用,而是需要虚拟与现实两个世界的相互影响。虚拟人不仅仅是“没有肉身的服务员”,而是人人皆有的数字孪生身份。
数字孪生,即在虚拟空间内建立真实事物的动态孪生体。借由传感器,本体的运行状态及外部环境数据均可实时映射到孪生体上。通过不断的优化,元宇宙将可以借助数字孪生来构建细节丰富的拟真环境,营造出沉浸式的在场体验。
资本围猎虚拟人:腰缠万贯,无家可归|36氪新风向 | 虚拟偶像
文章插图
数字孪生之于元宇宙
今年 1 月,B站 UP 主“修勾夜店老板”发起了一场“云蹦迪”直播,观众发送任意弹幕即可加入蹦迪。虽然一群柴犬在屏幕上随着音乐扭动很有趣,但它本质上只是一种简单的弹幕互动游戏。
资本围猎虚拟人:腰缠万贯,无家可归|36氪新风向 | 虚拟偶像
文章插图
化身小狗,在线蹦迪
虚拟人可以让这一切变得不同。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数字孪生体能足够精准地映射你的舞姿,让你真的在虚拟舞池里与自己偶像的数字孪生体共舞,或者在虚拟世界里与 NPC 发展出独一无二的友情,那是多么疯狂的体验。
到那时,NFT 也不再是“保存一张图片+二维码”在手机里的自娱自乐,而是切实发生的虚拟消费,比如为自己的虚拟形象购置一身虚拟奢侈品大牌。
但我们离那一天还非常遥远。我们需要新的服务器、XR 眼镜、数字身份平台,需要 AI 算力的极大提升,需要让实时渲染的质量达到足够高的水平,还需要很多出色的开发者将技术融入服务之中,就像移动互联网诞生之初的世界一样。
在这之前,虚拟人并不能真正融入人类世界,而只是在人类世界中开辟了一小块“飞地”,那块飞地名为直播间与短视频,这当然不能叫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