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武大50名学生将卫星送上天!用了老师800万经费,搭长征八号升空( 二 )
整个项目从研发到测试,一共花费500万元。
文章插图
△团队部分学生代表合影,图源武汉大学
研发成功后,团队恰好又遇到了长征八号火箭,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因为长八是用于小卫星低轨道低成本的火箭,整个发射费用降低到300万元。
对此,项目负责人金光教授表示:
300万的发射太便宜了。
不仅如此,这颗卫星的数据,还会开放给全球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免费使用。
据说就连联合国卫星中心、地球观测组织等机构都在排队了。
“启明星一号”是“启明星系列星座计划”的首发卫星,整个计划由多颗遥感卫星组成。
在这之后,包括它的地面测控与数据接收,都由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来完成。
造一颗卫星到底难不难?绕地球飞行的人造航天器无论大小,都可以叫人造卫星。
武汉大学发射的这枚“启明星一号”属于微纳卫星。微纳卫星通常指质量在10千克量级、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
随着火箭发射技术的完善,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这种体积小、研发周期短的微纳卫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除了武汉大学“启明星一号”的遥感用途外,微纳卫星还可以用在通信、地质勘探、环境与灾害监测、交通运输、气象服务、科学实验等领域。
像马斯克的星链就是一种用于通信的微纳卫星。
另外,这次长八还携带了另外两个高校卫星,一颗是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西电一号”卫星,将用于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另一颗是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巢湖一号”卫星,则用于水利和防灾等领域。
文章插图
那么造一颗微纳卫星到底难不难?主要是看其功能。
如果只是简单到给地球拍照,那么小学生也可以做到。
比如2016年5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州所小学的学生,就曾把一枚立方体卫星发射升空。
同年12月28日,我国北京市八一学校40余名中学生全程参与研制的“八一·少年行”卫星,也成功进入太空,完成了对地拍摄,无线电通讯等任务。
而高校发射的卫星更重要的是科研意义,技术含量不可同日而语。
“启明星一号”耗时3年,需要完成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部设计,从研发遥感相机、陀螺仪,到数字卫星系统,再到后面的仿真都要学生反复测试。
还配备AI模块,可以在卫星上成像,并完成目标提取、定位等任务。
而学生发射卫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随着火箭发射成本的降低,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可以负担得起发射费用。
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大学,发射卫星这件极具参与感的事情,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航天兴趣。
一箭22星填补国内空白回到这次发射的“一箭22星”来看,长征八号遥二火箭这次也创下了不少记录。
一方面,此次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创下了我国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
文章插图
长征八号是我国研制的中型主力运载火箭,2020年12月7日首次发射即获成功。
它填补了近地轨道3~4.5吨运载范围的空白,可以承担80%以上的中低轨发射任务。
而一次要将这么多卫星安全顺利送达目的地,要解决很多难题:
如何在整流罩内放下22颗卫星?
如何精准把22名“乘客”运送到位?
来自不同单位的卫星之间如何协调?
……
最终,这些问题都在一年内快速得到解决,并在发射时一共完成了12次分离动作,创造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录。
- 航天科技|星箭分离 跳起“太空芭蕾” 卫星释放 上演“天女散花”
- 卫星遥感数据|新一代高分辨遥感卫星“韶关一号”卫星亮相太空
- 刚刚,武汉大学自研学生卫星成功发射!
- 卫星|一箭22星!中国航天打破历史纪录
- 卫星|一箭22颗卫星创纪录!长征八号开启“共享火箭”新模式
-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为在轨卫星“悬丝诊脉”
- 卫星|一箭22星!火箭发射带火追“星”游,酒店预订火爆!
-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成功完成多点并行发射测控任务
-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在轨41颗,吉林一号卫星上新
- 卫星|长八新构型首飞创中国航天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