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彪马“改名”,三大运动巨头“卷入”NFT( 三 )



无论是彪马、百威,亦或是红杉资本,他们改名的目的,最后都指向了他们的目标服务对象。红杉资本目前已经将资金中的25%投入加密领域,它认为服务的对象或许将从初创公司变为DAO。而彪马和百威服务的则是个体,他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向NFT及Web3领域聚集,所以他们也积极布局这一领域。

nft|彪马“改名”,三大运动巨头“卷入”NFT
文章插图

Opensea用户数

根据DuneAnalytics数据,截至2022年2月24日,仅Opnesea上的NFT用户数量就已超过134万,从上图可见,这一用户数字仍在快速增长中。而有消息称,蚂蚁集团推出的NFT数字藏品平台用户数量也超过了500万。据虎嗅观察,腾讯推出的NFT平台用户数量也十分可观,根据其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每个NFT系列作品都能引得超过10万人争抢。

大量的新兴用户买单,也让运动品牌巨头们不断在NFT领域加注。

如今,彪马不仅在LinkedIn上发布岗位,招聘对NTS、Metaverse和DAO有深入了解的“文化创新经理”,还赞助了一些拥有许多粉丝,并且涉足区块链的体育明星,比如Lamelo Ball、Stephen Curry、Michael Jordan等。

一场预谋已久的“文化战争”

一名业内人士曾向虎嗅表示:目前国内已有大大小小超过百家NFT数字藏品平台,仅作者接触过的NFT平台就超过30家,NFT系列更是数不胜数。而能最终留下来的,可能不到1%。

这很像2010年互联网时代的“千团大战”,当时做团购类的企业有5000多家,而到了2014年仅剩100多家企业,到如今只剩美团等为数不多的企业。

目前来看,最有名的一些NFT,比如Cryptopunks、无聊猿(BAYC)等都各自有自己的文化属性。Cryptopunks背后参考了安德·沃霍尔的艺术思考,也通过不同肤色和头像反映了全球各类种族。而无聊猿背后的团队也是如此,其创作者是华裔女孩,背后团队也是来自不同肤色,每一个猿猴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审美。

在给用户带来身份象征背后,是艺术家通过NFT这一形式将近代技术和现代人类的精神状态进行了融合与展现。而这也是阿迪达斯选择与无聊猿俱乐部合作,彪马与CatBlox合作的原因之一,它给用户传递了一种有共鸣的文化和价值观。

目前国内只有冰墩墩NFT,在国际上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这还是有着冬奥会和熊猫形象加持的原因。我们还缺少一个完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爆火的NFT。

NFT早在三年前便在国外诞生并兴起,真正引入国内实际上始于2021年下半年。大部分NFT公司也是成立仅半年,而许多国外的NFT项目比如RTFKT、无聊猿都已经估值数亿美元,NFT交易平台Opensea甚至已经估值15亿美元。这些公司业务多种多样,让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有了更多的玩法。

目前国内运动品牌巨头们的NFT(数字藏品)玩法只限于发布形象较为粗糙的图片形式的数字藏品,这是限于目前中国数字藏品的发展时间还短,群众基础也不够广阔。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加入以及初创公司的争相涌入,或许两年后,国内也将出现一批估值过亿的NFT项目和平台。

安踏、李宁们并不缺“钱”,它们只是缺少了一个能体现时代价值、能引起人们普遍共鸣的IP作品以及背后健康的区块链生态。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