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BOSS直聘、脉脉、猎聘,谁能跑赢在线招聘?( 三 )


同时在线招聘赛道还在出现更多颠覆者 。 除了以智能招聘系统企业moka为代表的SaaS等新细分领域的崛起 , 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等其他赛道的玩家 , 也在瓜分招聘平台的市场 。

(脉脉创始人林凡)
以脉脉为例 , 尽管其身处职场社交赛道 , 但其已经笼络了一大波职场人 , B站员工猝死事件、字节跳动员工猝死事件等舆论风波 , 都是先从脉脉上开始形成 。
脉脉上周已开辟了“企业点评”版块 , 以“美团点评”的模式抢起了招聘的蛋糕 。 以职场社交为起点 , 脉脉也试图去颠覆招聘行业的格局 。
如今在线招聘领域的王座之争 , 已经聚焦于Boss直聘、猎聘、脉脉、58招聘等玩家之间 , 但这个赛道目前还未分出胜负 , 玩家之间并没有形成绝对差距、更没有核心壁垒 , 格局之间还有不少变数 。
二、挣扎于亏损的在线招聘巨头在线招聘赛道头部玩家的模式各有不同 。
Boss直聘的特点在于为职场人和Boss之间提供“直聊”渠道 , 和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一样 , 在关注头部企业的同时 , 笼络在招聘上弱势的中小企业 。
“一定不偏袒更付得起钱的人 。 ”Boss直聘创始人赵鹏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平台要服务更多企业、更多人 , “物种繁茂、食物链上每一层种类繁多 , 它的组成多样化 。 越这样 , 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 ”
相比之下 , 猎聘等玩家则更着重于中高端人才市场 , 为职业经理人、猎头构建桥梁 。
猎聘创始人戴科彬曾在2015年提到 , “大家也有过求职的经历 , 你要是干得很好 , 你会投简历吗?压根不需要 , 找你的人很多 。 中国互联网里 , 好的技术手里头有10个offer等着挑 , 而不是去投简历找工作 。 ”可见 , 戴科彬对高端人才招聘的看重 。

(猎聘网创始人戴科彬)
如果和中高端市场对比 , 中小企业所在的市场无疑更加广阔 , 这里聚集了更庞大的需求 , 但这并不意味着Boss直聘们更容易变现 。
在线招聘玩家的变现方式分为to B和toC两种 。 通过向企业提供职位发布、简历搜索、广告推广等服务 , 平台也收取各项费用 。 同样 , 求职者为了获取简历曝光度、简历模板等服务 , 也会给平台支付会员费 。
玩家都在试图笼络更多优质、活跃的求职者 , 但这并不妨碍B端一直是在线招聘平台盈利的主要来源 。
尽管前程无忧和猎聘在盈利模式的开发上进行了许多努力 , 除了在线招聘服务 , 还有围绕猎头、校招、培训、中低端岗位等各式服务 , 但结果证明它们的盈利之路还远未成功 , 依然严重依赖B端 。
以猎聘为例 , 立足于中高端市场 , 猎聘的利润率一直高于行业水平 , 但自2017年以来 , 猎聘的净利润一直徘徊在个位数 。 根据2021年三季度财报显示 , 猎聘第三季度营收6.8亿元 , 经调整经营利润1.4亿元 , 归母净利润为7472.7万元 。
一直强调“有C才有B”的Boss直聘 , 盈利模式也严重依赖B端的在线招聘服务 。
虽然其推出了求职者方面的会员服务 , 但最新财报显示 , B端企业服务为Boss直聘带来了99%的收入 , 其中 , 中小企业的占比达到了82.6% 。
头部企业愿意为高端人才付出更多成本 , 中小企业在招聘成本上显得被动 , 通常生存年限较短 , 付费能力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Boss直聘“单条腿”走路 , 也让盈利这件事变得更加艰难 。 根据其上市招股书 , 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5.02亿元、9.42亿元 , 累计达14.54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4.68亿元、2.85亿元 。 另据其三季度财报 , 尽管2021年第三季度扭亏为盈 , 但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为13.04亿元 , 相比2020年同期亏损同比扩大2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