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开采数据“富矿”:隐私计算基建的融合与进击( 二 )


隐私计算既能实现数据对于金融、医疗等领域科技创新的“倍增作用”,又能充分保护数据隐私,使数据在流通和融合过程中可用不可见,数据的生产力得以被充分放大,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二、技术流派的融合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万亿元,约占GDP三分之一。
IDC数据表明,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175ZB,并保持指数级增长趋势。数据海量增长的背景下,数据的规范合规政策也在不断跟进。
《数据安全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去年十月左右开始陆续实施,隐私计算也成为数据安全合规应用的技术保障,成为备受期待的最优解,被资本与企业追捧。
据毕马威发布的隐私计算报告预测,未来三年,隐私计算的营收服务费用可达200亿左右,而数据平台可以撬动的运营收入可达千亿级别。
在政策和市场驱动的背景下,互联网巨头、网络安全、大数据公司等初创科技企业纷纷入局,在数据价值应用的蓝海中抢占先机。
大部分企业的入场时间在2018年前后,技术流派也以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可信执行环境这三种流派为主。
在实际落地商用的过程中,单一路径技术的模式逐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三种技术路径的融合成为现下的主要趋势。
目前在隐私计算赛道中,抢占赛道先位的有蚂蚁金服、华控清交、翼方健数、数牍科技、冲量在线等。
这些企业也多以金融、医疗为主要应用场景领域,金融与医疗领域是数据密集型产业,且数据蕴含的价值高,行业数据敏感,隐私计算的特性与其天生契合。
金融与医疗的应用场景也不断有隐私计算落地开花结果的案例。
例如金融领域中隐私计算在银行的应用方面,可适用于联合营销、联合风控、统一授信、业务合规等,如在不暴露客户资产的情况下银行可以进行联合统计,开展客户综合管理、查询数据或提升精准营销能力等。
政府方面的落地,在江浙的部分城市目前已经通过隐私计算技术,实现了政务数据和银行金融数据之间的共享,并把这些数据积极应用于反诈工作中。
隐私安全计算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在市场与资本中获得了强烈的反响,2021年更是被称之为“隐私计算元年”。
这其中有政策利好,如数据资源正成为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同样重要的第三类资源。
数据也跟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等一样被当作生产要素写进了国家文件中。数据的应用在行业和社会层面都意义重大。
不过,在隐私计算不断落地的过程中,市场中也有另外的声音质疑:隐私计算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那么谁来界定隐私计算系统的安全?
数据安全保护涉及的技术种类多、门槛高,各种专业术语让人晕头转向,而且因为数据不可感,只能单方面通过企业介绍来了解。
这个最核心的疑虑答案,数据服务方们的共同选择是交给市场来共建行业的标准。
制定隐私计算的安全标准考虑的点包含算法安全、密码安全、产品安全等多重安全风险点,互联互通的系列标准、行业场景标准及测试体系等都开始逐渐讨论与展开,隐私计算的各产业联盟共同推进技术规范与应用的落地,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三、有限的天花板or广阔的天地?数据价值在分析与计算后折射的势能是不可估量的,对大数据应用或人工智能企业来说,合理边界和方式使用用户数据,已成为企业与产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隐私计算市场在这个态势下的起步中,有流畅的市场、政策快车道加速,也有一些路障需要跨越。
1. 市场需求的表达不充分对于金融、通信、政府等领域因为近些年互联网行业的数字化技术洗礼,接受与教育的成本低,而在工业、交通、能源等传统数据大户领域中,数字化的程度有限,推进隐私计算市场教育的成本与时间较久,市场的需求反馈准确表达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