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芳|从月薪500到身价过亿,亲手打落7名阿里高管,有权调查马云,农村姑娘蒋芳,凭啥?( 二 )


“老实留在家里帮帮我们 , 回头找个好人家生儿育女、相夫教子 , 多好!”
而女孩却不想继续过这种“没滋味”的生活 。
虽然她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
但 , 至少不应该是“整天抱着锄头 , 在土里刨食”的样子 。

就这样 , 带着一丝决绝 , 蒋芳没有退路地踏上了去杭州的火车 。
另一边的终点 , 便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
正是这样一所“非重点”“非知名”大学 , 彻底改变了“农家女孩”蒋芳的一生 。
02 神奇的英语老师开学了 。
在杭电的第一堂课上 , 蒋芳遇到了一位老师 。
虽然他长得其貌不扬 , 个子也不高 , 瘦小的身躯穿着一件宽大的白色衬衫 。
然而 , 他一开口 , 便把蒋芳“征服”了 。

清晰的思路 , 饱含热情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话语 , 让坐在台下的蒋芳倍感热血沸腾 。
蒋芳立刻就认定了:眼前这位老师 , 具有她向往的人格魅力 。
然而 , 她不知道的是 , 这位名叫马云的英语老师 , 正在经历一次次失败与迷茫的折磨 。
1988年 , 三次高考失利的马云 , 终于大学毕业 。
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 做了一名英语和国际贸易讲师 。
按说 , 毕业后能当大学老师 , 既安稳又体面 , 就算不错了 。
但马云的心中还有一团火:他不想就这样随波逐流 。
于是两年后 , 他便开始创办翻译社 , 请了几位退休老教授 , 帮自己一起用翻译赚钱 。

然而 , 初涉创业 , 一切从零开始 , 又谈何容易?
开张第一个月 , 翻译社总共收入700元 , 而房租却要2000元 。
起早贪黑干了30天 , 没赚到钱反而亏了大半 , 这个结果劝退了很多人 。
可马云没有气馁 。
为了让翻译社生存下去 , 他背起个大麻袋 , 跑到义乌买了一堆鲜花、衣服、小礼品……用这些小商品的收入来弥补翻译社的入不敷出 。
终于 , 坚持到1994年 , 翻译社实现了收支平衡 , 转年便开始盈利 。
马云也干脆辞了职 , 专心创业 。
然而 , 此时正在竭尽全力改变自己命运的马云 , 怎么也没想到 , 他的努力 , 还在悄悄地改变着另外一个女孩的命运 。

03 重逢1996年 , 蒋芳即将大学毕业 。
她又开始发愁了 。
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要么家里有背景 , 要么经济条件优越 。
随便找份工作就能在杭州立下脚跟 。
再看看自己:一没背景二没钱 , 大学成绩也一般:除了回家种地 , 我还有什么出路?
可是 , 她不甘心就这样“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
就在这时 , 蒋芳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

原来 , 当时刚创办“中国黄页”的马云 , 为了节省人力成本 , 便到“老东家”这里招一些应届生 。
看到是自己当初最欣赏的老师在招人 , 蒋芳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她想都没想 , 就加入了马云的团队 。

但毕竟是毫无职场经验的应届生 。
进到公司 , 蒋芳的主要工作 , 就是给大家打杂 。
每天打扫打扫卫生 , 规整下文件什么的 。
偶尔能给马云整理个数据 , 做些数据分析 , 就算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了 。
但即便如此 , 蒋芳也毫无怨言 。
她始终认为 , 只要自己能留在这个地方 , 参与这个团队 , 未来就有无限的可能!

转眼间 , 1997年马云的黄页不做了 , 反手接了一个北京的“大活儿” 。
10几个人的团队一起开始“北漂” 。
从乡下到杭州 , 再从杭州到北京 , 蒋芳看着脚下的路 , 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