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Web2.5已至,Web3.0还会远吗?( 二 )


综合Web3.0的基本性质以及上述案例的表现 , 开放是Web3.0时代的重要特点 , 即用户在不同的互联网应用中有着充分的准入自由 , 并且不受第三方主体限制 。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则是用户之间的共建、共享、共创 。
假设《美国宪法》如果被Constitution DAO成功拍下 , 那么它就会被所有出资的用户共有;它要用什么样的形式展出、在哪里展出、什么时候展出 , 都由用户来决定 , 在这个过程中也将产生大量的自下而上的创新;同时产生的收益也将由全部用户共享 。
这或许也是这个项目能够打破“没有一家自治组织能够在短短一周时间里筹集到4700万美元”的原因 。
第三 , 现在的Web2.0侵犯个人隐私 , 各大平台搜集用户数据 , 为平台牟利 , 而在Web3.0阶段 , 随着应用的去中心化 , 以及链上数据可查的情况下 , 用户行为、产生的数据乃至应用协议都能得到隐私保护 。
第四 , 去年与元宇宙、NFT、Web3.0一样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的还有互联网大厂的垄断 , 国内对阿里罚款182亿和对美团34.42亿的反垄断处罚引起了市场的广泛的关注 , 当人们在讨论应该如何回收互联网大厂的权力 , 使其不能垄断整个互联网时 , Web3.0凭借着其能在“某种程度上收回、控制互联网大厂的权力”也被多次提起 , 并被寄予厚望 。
综合Web3.0全部的特征来看 , 它与NFT其实都是基于区块链出现的概念 , 只不过Web3.0是一组新的互联网协议 , 而NFT是一种数字资产 。 与此同时 , 考虑到Web2.0阶段平台意志决定内容导向 , 单体用户的价值难以体现 , 所以Web3.0与NFT、物联网、边缘计算和分布式存储一样 , 都是构筑元宇宙的重要部分 。 三者之间不存在谁成就谁 , 但命运却息息相关 。
前有狼、后有虎 , 何时能从Web2.5迈向Web3.0?
集开放、共建、隐私于一身的Web3.0为何会遭到一部分人的唱衰 , 在《智能相对论》看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 , 对互联网公司而言 , 如果选择投入其中 , 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暂且不提 , 全新的互联网协议就是第一道坎 , 这意味着公司搭建的平台也不再像Web2.0阶段那样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话语权 。
当然 , 现阶段 , 虽然Web3.0逐渐兴起 , 但绝大部分人基于便捷和依赖 , 依旧选择对Web2.0妥协 , 但互联网公司如果选择固守“老家” , 放弃对“新世界”的探索 , 如果Web3.0真的是大势所趋 , 互联网公司们也就失了先发优势 , 变得十分被动 。 在这样的不确定性下 , 难免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

其次 , 对投资者而言 , 也要谨防被割韭菜 。
这也是Twitter前首席执行官多尔西抨击Web3.0的主要原因 , 他指出“用户并不实际拥有Web3产品 , Web3的实际拥有者是项目背后的风投机构(VC)及其有限合伙人(LP) , Web3永远不能脱离他们设定的激励机制 。 最终 , Web3将是一个带有不同标签的中心化实体” 。

也就是说 , 在多尔西的观点里 , Web3.0并不会促进社会的民主化 , 而只会将决定用户的权力从Facebook等现有的互联网巨头手中夺走 , 却又转交给风险投资基金的手中 。 如果真是如此 , 那么那些被“共建、共治、共享价值”鼓动一拥而上的用户俨然就成了某些风险投资家手中的“工具人” 。
所以 , 在Web3.0还不够不成熟的背景下 , 不仅项目本身可能因为不确定性太多而存在风险 , 而且还有可能被有心之人利用 , 成为他们圈钱的武器 , 这都需要投资者们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去对待Web3.0.
最后 , 也是包括元宇宙、NFT等概念都有的通病 , 那就是背后的监管挑战巨大 ,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