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抖音本地生活头上的两朵乌云( 二 )


其次是作为从抖音中长出来的第一款本地生活的独立产品 , 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抖音本地生活想要进入加速期 。 但是有餐饮商家表示 , 目前对于独立App的需求并不高 , 可能比较有用的就是数据分析模块 。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 抖音本地生活的第一款App选择面向商家 , 可能主要是因为在本地生活供给侧 , 抖音改造和合作能力都相对有限 , 推出独立管理工具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门店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缺失 。
目前常见的几大餐饮门店数字化管理系统 , 主要都和阿里、美团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 。 比如美团的核销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和商户收银机打通 , 通过一个门店管理系统就可以系统化管理 。

相比电商业务 , 大多数情况下线上经营和线下经营彼此独立 , 本地生活领域商家线下和线下经营业务系统性融合度更深 。 一定程度上 , 不同于电商业务的标准化 , 供给侧已经被传统电商改造为通用数字化 , 而在本地生活领域因为线上和线下融合的复杂性 , 供给侧的数字化并没有标准化的通用性 。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 , to B应用的推出说明抖音本地生活从流量灌水阶段步入流量运营阶段 , 可能要打长期的持久战 。
持久战的战略意义在于 , 通过拉长时间放大优势 , 以时间换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 但是另一面 , 如果没有核心竞争优势 , 拉长时间也会放大缺点 。 那么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具备持久战的条件吗?还需从产品的底层逻辑上来分析 。
02  电商算法 , 本地难用一直以来 , 在图文内容领域 , 今日头条的内容推荐侵蚀传统内容获取方式的订阅和搜索;在短视频领域抖音后发先至 , 快速超越快手成为短视频领域的领头羊 。 字节系产品核心的竞争优势是 , 基于算法推荐的信息分发模式具备更高的效率 。
这一点 , 在抖音电商业务的发展中 , 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在公开场合下 , 抖音电商业务的相关负责人 , 言必称自家的兴趣电商 , 不同于传统货架电商的人找货 , 其差异化主要在于货找人 。
货找人 , 最早公开被电商人士大范围认同 , 来自于《财经》采访早期的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 彼时他表示拼多多和淘宝的模式有本质不同 。
淘宝是流量逻辑 , 主体是搜索 , 用户要自己去找商品 , 所以需要海量SKU来满足长尾需求;拼多多代表的是匹配 , 推荐商品给消费者 , SKU有限 , 但要满足结构性丰富 。
拼多多的货找人匹配方式 , 是基于社交关系的推荐拼团模式 , 抖音的货找人匹配方式 , 是基于内容特征的算法推荐模式 。 但是货找人成立的前提 , 是供给大于需求 , 供给侧的海量商品需要通过各种推荐模式进入到需求侧 。
供给大于需求的实现 , 来自于电商业务打破了地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 全球范围内流通的货品都可以通过手机下单、物流运输来到消费者手中 。
然而基于定位模式下的本地生活 , 并没有打破供需关系 , 解决的只能是一定范围内的信息匹配问题 。
以算法分发为核心的抖音 , 并不能使附近3-5公里范围内的有限商家供给侧发生改变 , 也难以给到消费者更丰富的本地选择 。
这意味着以提高信息分发效率 , 解决供需分配的抖音电商模式 , 在本地生活领域供需并不失衡的情况下 , 流量灌溉的核心优势将被大大削弱 。 另外产业链条的不同 , 也将使流量运营阶段难以出色 。
抖音电商的起步发展 ,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 1.0是早期的短视频内容带货 , 2.0是中期的头部主播带货 , 3.0是后期的品牌化店播带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