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fox|极狐,你别指望华为( 二 )


所以从这一层面上看 , 这是不是意味着麦格纳这个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或者说这已经算不上它的优势了呢?

华为是极狐另外一个核心的优势 , 无论是技术还是从品牌知名度上 , 华为都是业界和跨界的顶流 。 不过从最近一年来看 , 华为对极狐的赋能 , 仅仅存在于阿尔法S HI这款产品上 。 更不巧的是 , 从2021年4月上市宣布华为HI版的预售价格 , 到预计2021年年底交付 , 但截止目前 , HI版阿尔法S依然处于难产之中 , 时间过去一年 , 交付遥遥无期 。
相比之下 , 华为与另一家合作伙伴小康的合作关系打得火热 , 从赛力斯SF5到全新的汽车品牌AITO , 再到鸿蒙系统首次上车问界M5 , 华为似乎已经将重心押宝在小康和问界身上 。 而被华为“冷落”的极狐 , 鲜有借到华为的光环 。
虽然在阿尔法S HI版上是华为inside , 同时拥有三颗激光雷达 , 但是一再延迟的交付时间 , 以及华为车BU负责人余承东鲜有为极狐站台的事实 , 或将为极狐未来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埋下阴影 。

有意思的是 , 今年年初 , 余承东的一则内部讲话 , 被业界认为是指直极狐:“选我们车BU的企业 , 包括国企、央企 , 品牌没品牌、渠道没渠道、产品设计、体验没有哪一项东西行!月销只有个位数……”
实际上在极狐刚喊出“左手麦格纳、右手华为”的优势时 , 外界一直都对此存疑 , 将“灵魂”押宝在别人手中 , 这对一家企业来说并不是最长久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 至少截止目前 , 极狐并没有将这种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
忘掉麦格纳和华为吧 , 极狐需要的是做自己 。
从6000到4万
其实2021年极狐的目标是1万辆 , 当然也有1.2万辆的说法 , 但在最终极狐汽车全年的交付数字停留在了4993辆 , 不到年初目标的一半 。 相比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井喷 , 极狐的表现实属拉胯 。
并非是极狐不努力 , 从年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 为实现产品向高端化转型 , 北汽蓝谷全面推进ARCFOX极狐品牌的提升和渠道建设 , 公司加大品牌传播力度 , 广告宣传及运营等销售费用增加 , 2021年对公司业绩影响金额约为17亿元 。
毫无疑问 , 高端品牌的建设 , 是非常烧钱的 , 至于效果嘛……

进入全新的一年 , 极狐制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4万辆 , 同比预增701% 。 这意味着在扣除前两个月仅千辆有余的销量 , 接下来的10个月里 , 极狐每个月要完成4000辆的销量 。 但从极狐目前的势头来看 , 这种目标确实存在很大难度 , 但也排除和其他车企一样 , 报一个更高的目标是为了抢占更多的芯片、电池等供应链资源 。
根据年报数据显示 , 2021年底极狐的品牌渠道为86家 , 目前分销渠道建设已经超过110家 。 今年 , 外界对极狐最大的期待就是能进入华为的销售体系 。 截止目前极狐官方并没有发布进入到华为销售体系的时间表 , 内部人士也表示目前还在与华为谈 , 初期预计阿尔法S也将进入到华为销售体系 , 也包括HI版车型 。
可见极狐与华为的绑定 , 外界认为是相当急迫的 , 同时外界也认为华为可以拯救极狐 。 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 从近一年来华为与极狐互动的频次 , 也可以看到华为与极狐的合作存在一些降温的迹象 。

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 , 极狐和北汽新能源国企出身 , 其有自己的傲娇的成分 , 在一些关键的决策和核心利益方面 , 极狐和北汽新能源并不会做出让步 , 对合作双方来看 , 其实都秉持着强势的态度 , 这种融合自然不会太顺畅 。 更何况这些年来 , 极狐和北汽新能源已经换了多任实际的操盘手 , 对之前战略的推进和落实 , 理念观念方面也的确存在一些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