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芯痛”再鸣警钟,看京东方、东旭这样破解“卡脖子”难题( 二 )


“卡脖子”背后卡住的是创新能力 , 想要破局并非一朝一夕 。 显示产业成功破局“卡脖子” , 怎么做到的?
镜鉴:企业自主创新 , 占领产业制高点20多年前 , 一台50寸液晶电视价格一度高达2万元 。 为什么?因为液晶面板完全依赖进口 , 成本高昂 。 除了民用 , 液晶显示正逐渐被应用于工业和军事领域 , 一旦显示产业被“卡脖子” , 与此相关的多个领域也将被处处掣肘 。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 中国的企业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 。
【微软|“芯痛”再鸣警钟,看京东方、东旭这样破解“卡脖子”难题】2003年 , 京东方率先举起大旗——在北京开建了其自主研发的第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 这是中国人第一条自己的面板生产线 。
但由于当时我国无法自主生产液晶玻璃基板等面板上游核心原材料 , 京东方只能高价购买进口产品 。
核心显示材料的欠缺 , 也导致我国不具备大规模生产液晶面板的产业基础 , 并在2008年达到了近1500亿元的贸易逆差历史峰值 。
缺什么就造什么 。 2004年 , 国内知名CRT装备制造商东旭集团 , 决定转型生产液晶玻璃基板及其装备制造 , 意在为国家抢夺显示产业上游话语权 。

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曾说:“我们这一辈人年轻时的理想很朴素 , 国家培养了我们 , 我们就要回报国家 。 ”
2010年 , 东旭集团打破国际垄断 , 实现了颇具代表意义的第5代液晶玻璃基板的国产化 , 并掌握了全套生产工艺和装备制造的能力 。 这一核心显示材料实现国产替代 , 为下游企业节约成本超过2000亿 , 原本2万元的液晶电视也降到了5000元 , 惠及老百姓;同时也吹响了产业链上游本土配套的号角 。
2011年 , 三利谱和盛波光电先后投产1490mm宽幅偏光片产线;2014年 , 八亿时空推出IPS模式混合液晶材料;近年来 , 东旭集团打破垄断的脚步也没有停下 , 量产下线了可用于高端液晶显示的LTPS玻璃基板、柔性显示的OLED载板以及高端手机、车载显示的盖板玻璃等 , 对新型显示的主流产业方向实现了全覆盖……稳链保量、降本提质 , 这些突破直接带动了我国面板产业的崛起 。
2014年 , 京东方在智能手机显示屏和平板电脑显示屏上的市占率达到全球第一 , “中国屏”发力走向世界;2015年 , 京东方投建全球首条第10.5代线 , 引领大尺寸超高清显示;2020年 , 京东方完成中电熊猫南京8.5代和成都8.6代液晶产线收购 , 进一步奠定行业龙头地位 。
2020年 ,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直接营收达4460亿元 , 全球占比40.3% 。 我国在液晶显示领域建立起相对优势 , 拥有了全球60%以上的产能 。 “中国屏”已成为高科技领域“中国创造”的一张闪亮名片 。
复盘来看 , 我国显示产业的崛起 , 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团体作战 , 靠的不只是一块基板、一块屏 , 而是以京东方、东旭集团为代表的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奋力突围 。
支持企业创新 , 国家正从顶层设计层面持续加码相关政策举措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近期表示 , 支持企业参与科技重大顶层设计、重大决策 , 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 。
显示产业破局“卡脖子” , 就是京东方、东旭集团等企业不断创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结果 , 从这条突围之路来看 , 创新也确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 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 未来将有更多的“卡脖子”领域被攻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