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互联网医疗过度依赖的卖药业务,即将见顶!( 三 )


事实上 , 除处方药外 , 电商医药其他所售卖的其他种类药不稳定性未来也会增大 。 从OTC药来看 , 我们认为未来OTC药的增幅有限 。 首先 , 此前OTC药品的确是比线下药店便宜20%-30% 。 但这个价格 , 已经对药企的价格构成严重冲突 。 药品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属性 , 制药企业往往只会和几个区域性的代理商长期合作 , 这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圈子 。 虽然部分药企已经在和互联网平台合作 , 但他们担心网上的价格会打乱线下价格 , 影响到线下代理商的利益 , 对互联网平台都有着很强的价格要求 , 这就意味着互联网医疗平台前期所依赖的价格优势也将会逐渐消失 。 但很多用户网购OTC药更多的则是看重网上的价格优势 。 其次 , 互联网医疗平台想要增加OTC类药品所占的营收的话 , 则必须要增加OTC药品的种类 。 但相对于一些大型连锁药店来说 , 互联网平台对药企的议价能力有限 。 在有量有价的前提下 , 互联网医疗平台想要拿到更低的价格 , 则只有加大采购量 , 但这会导致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和库存压力增加 。
另外 , 药品和快消品不同 , 新药物研发本身较相对较慢 。 即使新药品研发成功后 , 制药企业是否会选择在网上售卖 , 也充满了很多的未知 。 毕竟 , 线下市场才是药企的核心市场 。 要知道 , 目前很多药企的核心药品并不会随意在网上售卖 。 而从中成药领域来看 , 后续仍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 目前传统中医药企业 , 如固生堂、君和堂、泰坤堂、颐清堂等 , 依托线下连锁诊所以及医馆 , 正在积极推动企业互联网化 。 而互联网医疗平台和传统中医企业相比 , 其优势并不大 。 同时 , 我们认为网络上所售卖中成药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 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 因人而治 , 个性化治疗 。 很多人之所以会寻求中医治疗 , 更多的也就是看重这个 。 一些资历较深的老中医 , 通过为患者把脉 , 可以发现患者自身所不知道的疾病 。 可在互联网平台上 , 把脉完全不可能实现 , 其治疗效果也难以把控 。 即使在同等中药药方的前提下 , 不同产地的中药材、不同的煎制工艺都会影响到中成药的效果 。 这必然让很多人看清楚网上中成药的本质 , 进而流入线下 。
有人认为线上保健品的市场销售额会不断增加 , 但我们却持相反的意见 。 目前国内对线下保健品行业也进入到严格监管之中 , 很多药店在保健品专区上纷纷贴出保健品不具备治疗效果、保健品不等同于药片 。 未来线上保健品将会和线下一样 , 进入到严格监管之中 。 同时 , 目前线上购买保健品的很多都是一些年轻人 。 但今年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 , 疫情卷土重来 , 大厂裁员 , 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渐改变 。 保健品又不是类似于处方药那样 , 有着很强的刚需 。 在消费持续降级的背景下 , 年轻人对于保健品的需求也会被进一步抑制 。 而未来可能会形成增量的也只有集中在医疗器械领域 , 毕竟相对于药品来说 , 小型医疗器械的价格的可操作空间相对较大 。 但增量无法抵扣减量 , 未来互联网医疗想要靠卖药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很难维持 。04把控好和医生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医疗行业不管是在当下还是在未来 , 都必须要处理好和医生之间的关系 。 我们说社会主义国家优先保护国家资源 。 若互联网民企过多的抢夺医生资源 , 这就会让国内的医疗资源变得更加紧张 , 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更难以解决 。 而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 , 必定会出台更为严格的政策来打压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发展 。 此前的互联网教育行业从鼎盛到没落 , 不就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教师资源吗?互联网医疗靠卖药业务短期之内是能实现盈利 , 但这绝非是长久之计 , 行业内必须要提前寻找新的盈利“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