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残酷春天里的中国科技(一):当疫情直抵咽喉( 三 )


也许有人会说 , 既然是高科技领域 , 那远程沟通怎么就不行呢?理论上似乎如此 , 近几年的磨练也让远程办公、上直播发布会成为了常态 。
但这类沟通交流方式 , 却远远无法满足科技产业的内部需求 。 无论toC还是toB , 科技产业是一个技术更新极快 , 始终高频进化的行业 。 每年都要有新东西给客户 , 每个季度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升级 。 这也导致市场、品牌人员需要跟客户频繁接触 , 密集展示 。 只有这样才能匹配供需 , 达成合作 。

直播发布会的形式 , 或许在手机、互联网等面向大众的发布中比较适用 , 却无法满足toB的沟通需求 。 这个领域很多合作都是在展台之前、峰会间隙聊出来的 , 此前供求双方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合作 , 所以需要密集的见面、开会、策展、宣传 。 整体商业轨迹的有效运作 , 依赖于天天出差 , 周周开会 , 月月发布 。
当上海这个原本不可多得的沟通平台被封闭 , 深圳广州频繁出现疫情 , 而北京压根就不可能 , 在严格的防疫形式下 , 也不会有哪里愿意站出来承担这一职能 。 键盘侠当然可以说 , 疫情期间干嘛做没用的聚集?甚至说那些“四处乱窜的人”非蠢即坏 。
但是又有谁会花着钱 , 冒着风险 , 做“没用”的聚集?谁愿意无缘无故四处乱窜?
更可怕的是 , 上海疫情之后的外溢风险有多大?防疫政策会如何走?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笼罩在前方 。
更重要的是“士气”
有没有发现 , 这轮疫情里科技公司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2020年初疫情刚刚爆发时 , AI、大数据、物联网轮番上阵 , 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科技抗疫热潮 。 那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 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健康码、AI红外线测温、无人配送 , 都是当时科技抗疫的直接产物 , 甚至病毒分析和疫苗开发也大量融入了信息和智能技术 。
但在这轮疫情里 , 科技和互联网公司能做的已经非常有限 。 能贡献的技术早就投入了抗疫一线 , 对抗疫的支持早已经常态化 。 眼前只有自己或同事被隔离在疫区 , 一次出差后面对的是封条 , 开会确定的各种事项都难以推进 , 预算在削减 , KPI压力在激增 。
这种时候 , 科技从业者面对疫情不再是同上战场的激昂 , 而是一些深深的无力感 。
打击科技行业士气的另一个因素 , 是这次疫情偏偏爆发在上海 。 要知道 , 上海是科技防疫的先驱 。 大量技术投身其中 , 大把财政预算花在数字化建设上 。 这轮疫情之后总结经验教训 , 科技投入会被如何判定无用吗?未来我们还会相信科技守卫社会的力量吗?
在一支输球的球队里 , 一位球员的高光表现往往无济于事 , 更何况恐怕根本没有他表现的机会 。
这时的科技公司 , 最多只能按部就班开展业务 。 无法结合实事 , 投入抗疫工作 , 也不敢大张旗鼓宣传自己的产品与技术 。 做什么都显得不合时宜 , 大家都在等待听到一些好消息 。

接下来 , 会怎么样?
科技产业会在无休止的防疫与封锁中度过这一年?还是有某种契机 , 某项政策 , 某种技术吹响反击的号角?
一般来说 , 科技的重大利好来自三个方面:有市场升级需求涌现 , 比如人口和消费红利;有美国那边传来可参照的技术利好 , 比如元宇宙、深度学习;有重大政策推动 , 比如新基建 。 今年来看 , 美国科技创新乏善可陈 , 科技封锁线依旧顽固 。 政策导向或许可以短期推进市场振兴 , 但不解决根本问题 , 更何况很难预判 。
那我们能不能从国内市场端着手 , 用企业端、消费者端的市场需求提升 , 抵消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