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中国公司PK马斯克!Q1融资超37亿,冲刺商业航天( 二 )
21家企业中还有3家企业主要研发方向是火箭配套的发动机和材料、结构件的设计 , 6家企业是从事卫星互联网等与卫星相关的应用方面的技术和产品研发 。
从成立时间角度看 , 这21家企业中有20家成立于2015年之后 , 只有一家企业成立于1998年 。 其实从2014年、2015年开始 , 中国就逐渐开始大力发展商业航天 。 尤其在2015年 ,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等联合发布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 。 这一规划对于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从企业所在地域角度看 , 这21家企业中有6家是北京企业 , 同时北京的企业成立时间都偏早一些 。 除了这次获融资的这些企业之外 , 北京还有很多商业航天的企业 。 2020年 , 北京就发布了《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 , 提出要构建覆盖火箭、卫星、地面终端、应用服务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
21家企业的融资总金额超过37亿元人民币(有部分企业未披露具体金额) 。 其中 , 单笔融资金额最高的是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的科工空间 , 本次(A轮)融资为8亿元人民币 。 科工空间于2017年在湖北成立 , 主要是进行空间工程技术研究 , 包括通信和遥感卫星 , 以及低成本的载人航天技术 。
二、多家企业对标SpaceX , 智能技术打造航天设备放眼国外现在实力较强的商业航天公司 , 它们往往有多年的商业航天实践 。 比如 , 马斯克的SpaceX成立于2002年 , 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旗下的商业太空公司蓝色起源成立于2000年 , 都成功发射过多次火箭任务 , 甚至还拿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载人航天项目、试验过商业太空旅行任务 。
相比来说 , 国内的商业航天企业起步略晚一些 , 尤其是民营商业航天企业 。 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道:“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大部分成立于2015年之后 , 成立时间比较短 。 ”不过技术方面 , 国内企业一直在追赶 。
1、火箭总体制造企业:多致力于液体可复用火箭
2022年1月1日到3月31日宣布获融资的这21家企业中数量最多的是火箭整体制造企业 。 火箭整体制造企业中获融资轮次最多的是两家企业:天津的天兵科技和北京的星际荣耀 , 两家企业都是从成立起到现在共获得过8次融资 。
火箭是人类和卫星前往和返回宇宙太空的最主要的运载工具 , 但是目前火箭的制造成本高昂 。 SpaceX创始人马斯克曾提到过他们研发的可全复用两级超重型运载火箭星舰(Starship)的制造费用为几百万美元 。 卫星的成本要低一些 , 像SpaceX的星链卫星 , 单颗成本在50万美元以下 。
受制造成本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 商业航天领域存在星多箭少、星廉箭贵的情况 。 市场对于低成本、能量产、可复用的运载火箭有较大的需求 。
天兵科技成立于2019年 , 主要进行液体火箭研发 , 涉及“小、中、大”三类火箭发动机和“中型、大型”两款液体运载火箭 , 掌握火箭垂直回收软着陆缓冲控制技术等火箭可回收核心关键技术 , 计划今年开展液体运载火箭的入轨发射工作 。
根据火箭推进剂的形态 , 火箭主要分为液体火箭和固体火箭 。 液体火箭采用液氧煤油、液氢液氧等液体推进剂 , 虽然发射前准备时间长 , 但运载能力更强、可控性更高;固体火箭采用复合固体火箭燃料等固体推进剂 , 准备时间短、保存时间长 , 但对环境有影响 。 两种火箭各有特点 , 很多火箭都采取“固液”混合的方式 。
- 芯片|外媒:断供中企的ASML公司接连遭受重创,可能要扛不住了
- 商业模式|互联网公司营收数据出炉,京东营收第一,阿里第二,腾讯最赚钱?
- 收藏|中国藏家在巴黎拍得乾隆玉玺 落槌价近500万:乾隆共刻制玺印1800余方
-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4月18日|重庆废弃烟囱改造巨型温度计引人注目
- 小屏|站上中国手机第一,荣耀凭什么?
- 中国有几个陨石坑还要国际认可?辽宁罗圈坑:井水浮油,黑土能烧
- 中国制造新名片!海信激光电视进驻哈佛中国论坛
- 芯片|2022年海外十大App设计公司
- risc-v|RISC-V架构,能让中国芯不再依赖X86、ARM?你想多了
- 6g|日美制定6G统一标准,中国6G即将失去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