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轮|用了十年,你真的看懂朋友圈了吗?( 三 )


而把朋友圈的范围限制到已经添加的好友 , 这种对隐私的保护 , 看似降低了内容传播的效率 , 其实反而让更多用户可以放心分享 ,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交压力 , 刺激了内容的分发 。 这不是朋友圈设计的初衷 , 但分享是社交场合下的天然属性 , 人们平常跟朋友聊天 , 无非就是交换一下信息 , 然后再传达一下 , 所以今天朋友圈中内容的链式传播 , 归根结底是产品设计理念下 , 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
朋友圈的核心是看朋友看的是什么 , 但用户看的是朋友 , 不是朋友发的内容 , 朋友发的内容是否精彩 , 事实上一点都不重要 。 朋友圈突出的是社交 , 是朋友的头像和名字本身 , 而不是朋友发的内容 ,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发的视频和链接 , 用户不点进去就直接点赞了 。 这个时候是在社交 , 不是在为内容点赞 。
可以非常确定的认为 , 在张小龙眼里 , 朋友是朋友圈的基石 , 而内容不是 。 这也是为什么抖音有内容 , 有流量 , 也有朋友 , 但刷抖音的「朋友」 , 却还找不到刷朋友圈的感觉 。
02 朋友圈的改变 谈完了朋友圈的不变 , 再来谈谈朋友圈的改变 。
过去十年 , 朋友圈的改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内容媒介的改变 , 增加了纯文字和视频;一个是增加了一系列隐私相关的限制 。 前者是顺应时代发展主动调整 , 后者则是被用户倒逼着改变 。
朋友圈过去十年更新历史↓↓

先说媒介的改变 。 朋友圈最初只能发布图片和链接 , 这也是张小龙设计这个产品的理念:分享这个瞬间你看到的东西 。
最早的版本朋友圈不能只发文字 。 张小龙认为对绝大多数人而言 , 并不习惯于直接去写一个观点或者或者描述一个场景 , 带上一张照片或者转发一个链接 , 配上一个简单的评论 , 对大多数人更加容易 。 所以第一个版本是没有发文字的 。
这也符合微信一贯的理念 。 作为一个十亿级用户的产品 , 微信的功能从来不是满足那些 5% 或者 1% 的需求 , 而是方便大多数普通人的使用 。 但朋友圈发布后 , 张小龙还是觉得有一小撮人有发文字的需要 , 他们的文字组织能力更强 , 所以开放了这个功能 。
但为了避免新功能给不发纯文字的用户带来影响 , 微信把这个功能设计成了一个彩蛋:需要长按摄像机按钮才会出现 。 这个设计背后的逻辑是:既然一小撮用户的能力更强 , 探索一个更深的入口去发布就不是障碍 , 想要只发文字的总能找到这个入口 。 虽然最初是一个彩蛋的设计模式 , 但是最后变成了一个常规的功能 , 就这样顺其自然地过渡过来 。
还有一个功能的改变是视频 , 这个改变更加重要 , 但背后的逻辑反而简单 。 朋友圈最早在 2014 年微信 6.0 版本的更新中 , 开始支持分享视频 , 最初只能发布一条微信内拍摄的六秒短视频 , 之后逐渐放开时长 , 并允许分享本地相册、视频号甚至其他平台的视频 。
这个更新主要是顺应时代的变化 。 视频也是用户当下看到的内容 , 符合朋友圈最初的设计理念 。 但在微信刚出现的 2011 年 , 国内还处于 3G 网络时代 , 流量限制了视频分享的体验 。 而随着 2013 年国内开始引入 4G , 移动互联网视频时代到来 , 作为基础社交工具的微信 , 也就在各个产品层面逐渐解锁视频功能 。
除了媒介的改变 , 加强隐私保护是朋友圈十年改变的另一条线索 。 这种改变的本质 , 是微信产品运营团队与朋友圈功能滥用的一种长期对抗 。
朋友圈的发展 , 伴随而生具有高度价值的社交货币 。 比如前文提到的内容链式传播带来的流量价值 , 职场、社会基于朋友圈形成的对个体的价值判断 。 就像一个未发掘的宝藏 , 越来越多人把朋友圈用到了其他的地方:微商 , 游戏、App 引流 , 工作圈 , 经营虚假人设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