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又换将!阿里云,明显着急了!( 二 )


02
市场风云变幻
国际不易开拓 , 国内实难“消化”

对阿里云来说 , 在国际云市场上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 在国内云市场上也难以再消化份额 。
除前述原因外 , 也跟阿里云之前犯错以及国资队下场密切相关 。 先说前一个方面 , 转折点就在被传将要离职的阿里云中国区总裁任庚任职期间 。 任庚对于阿里云有着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
任庚于2018年担任中国区总裁之后 , 阿里云就开启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 从营收数据来看 , 由当年的133.9亿猛涨到2021年的601.2亿 。
令人遗憾的是 , 此时的阿里云也犯过错误 , 典型的就是log4j2高危漏洞事件 。 当时 , 阿里云发现漏洞后并未及时向上汇报 , 仅按照惯例通过邮件上报给了软件开发公司阿帕奇软件基金 , 导致相关部门延后才知情 。

阿里云此举没有按照《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于两日内上报给相关部门 。 为此 , 2021年12月 , 阿里云被工信部宣布暂停合作单位6个月 。
事实上 , 这可能也为任庚离职留下浮线 , 为蔡英华空降制造了条件 。 蔡英华曾任华为EBG中国区总裁 , 当时负责政企业务的战略规划及业务推进 , 为华为成功拿到了不少订单 。
【阿里巴巴|又换将!阿里云,明显着急了!】此次空降阿里云 , 蔡英华直接成为阿里M7高管 , 包含任庚在内的M6核心业务高管都需要向其汇报 。
这表明 , 阿里云上下要彻底进行调整 , 一则向相关部门表态 , 主动“修复”关系 , 二则调动蔡英华的积极性 , 争取在潜力巨大的国资云市场上分一大杯羹 。 从目前情况来看 , 能否达到目标还需要时间证明 。 问题在于 , 即使修复关系 , 且有大将可用 , 能否分一大杯羹也未可知 。

首先 , “搞定”政企用户难上加难 。 具体来讲 , 政企类用户对云的概念、模式与操作安全等情况仍存在质疑 , 缺乏主动接受性和认同度 。
因此 , 政企作为主要客源群体 , 高度依赖云厂商一线业务人员的推广拉单 。 此外 , 政企客户定制化需求高 , 同时与之沟通、产品以及进行服务的成本也明显偏高 。
其次 , 国资云市场已有企业“先登卡位” 。 2021年12月 ,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许映童表示 , 华为正在逐步打造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 为当地政府、企业、高校提供算力资源 。
可见 , 华为云也已经成功在国资云市场上扎根下来 。 以政务云为例 , 华为、中国电信、紫光股份等已经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 反观阿里云等则处于被边缘化状态 。

最后 , “国资队”开始跑步进入国资云市场 。 当前 , 具有国资背景的云厂商 , 如浪潮云、曙光云、紫光云、天翼云、移动云、沃云等 , 在基础设施及政企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大 。
对国资队来说 , 不仅有能力建设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 , 而且同时可以提供更廉价的服务 , 这种性价比优势将碾压其他竞争者 。 这也是前述讲阿里云在国资云市场难以再消化份额的一个原因 。
03
结语

2022年 , 包括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大厂的主营业务增长均出现了疲软 。 在这种情况下 , 以往砸钱扩张与并购圈地的策略也行不通了 。 毕竟 , 2021年11月20日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腾讯阿里百度等10家互联网企业处以顶格罚款 , 殷鉴不远 。 那么 , 出路会在哪里呢?
拿阿里百度腾讯来说 , 原本以电商、广告和游戏为主业务 , 现在齐步向“云”看齐 。 云业务被视为新的可能的市场增长曲线 , 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
根据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数据报告》 , 仅中国云市场 , 2024年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 , 且保持超40%的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