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App膨胀十年:手机“空间杀手”的诞生( 三 )


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 , 让用户的流量成为了各家大厂争夺的焦点 , 而App则成了他们手中抢夺用户的利器 。 在激烈的竞争下 , BAT等大厂们祭出了收购和入股大旗 , 越来越多的App被划分进大厂的势力版图 。
但同派系内割裂的App , 并不利于圈占更多用户流量 。 市场研究机构TNS在2013年调查的数据显示 , iOS平台上 , 排名前三的APP占据了用户使用时间的38% , Android平台上 , 排名前五的APP就占据了用户使用时间的34% 。
一个显而易见的改善方式摆在了大厂们面前——把旗下众多App的功能 , 集中到自己最有优势 , 拥有最多用户的App中 , 借最大的流量入口 , 打造出一个“超级App”圈占用户 。
于是 , 微信、QQ、淘宝、支付宝、微博这些积累了庞大用户的App , 成为了大厂倾注最多资源的前沿战场 。
聊天App上开始看新闻 , 刷短视频 , 用小程序下单;支付App能点外卖 , 买电影票甚至卖二手 , 曾经只能发布限制140字短文的App上可以带货、抽奖和购物……
不管用户们是否都需要这些功能 , 大厂如愿以这样的形式圈占了更多的用户和流量 。 但这些App内的版块 , 也不是凭空冒出的 , 当越来越多的功能被集中在App中 , App的体积的“野蛮生长”顺理成章 。
而在App汇聚更多功能 , 体积变得越来越庞大的过程中 , 国内Android应用开发和推送生态的无序 , 也在为App的野蛮生长推波助澜 。
在国内 , 由于Google早已退出中国 , 国内Android手机无法使用统一的GMS服务框架和FCM推送 。 这使得国内的App无法轻松实现统一推送 , 却也无需应付Google Play对应用在后台活跃 , 接入第三方SDK以及代码库的严格审核 。
这给了国内众多App开发者及背后的平台们可乘之机 , App们可以接入自有的推送框架 , 浏览器内核 , 强行在后台加载数据 , 相互唤醒 , 读取用户信息 , 接入大量的第三方SDK , 甚至进行热更新 。
以国民App微信为例 , 通过应用架构查看软件LibChecker , 我们发现国内应用市场的微信App原生库项数达到159个 , 且内置了自有的X5浏览器内核 。 而Google Play版微信的原生库数量仅为87个 , 内置浏览器内核也是调用的Google的Webview 。

左/Play版微信 右/国内版微信 奇偶派截图
国民级的App尚且如此 , 其它App在开发过程中的无序更是不难想象 , 而这些为了时刻保持后台活跃 , 获取用户信息的操作 , 同样进一步扩大了App的体积 。
2020年4月 , 小米在MIUI 12中内置了观察应用敏感行为的“照明弹”功能 , 无论是微信、QQ、淘宝等大型App , 还是王者荣耀 , 和平精英等手游App , 抑或是虎扑 , 微博、拼多多这类MAU略逊一筹的App , 都被发现有着频繁读取 , 索取权限 , 相互唤醒等问题 。
不过 , 这一功能并没有让App开发者和背后的公司们停下App无序开发的脚步 。
2021年10月 , 在iOS 15更新了“记录App活动”功能后 , 有网友发现 , 微信、淘宝、QQ等App都存在反复读取相册的行为 , 安卓用户实测后发现 , 安卓端App也依然存在这样的问题 。
在字节跳动的头条和抖音用算法开启了又一个新时代后 , App们对用户流量 , 信息和活跃度的索求 , 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除了获取新用户和对用户流量的需求 , App们还开始试图通过用户画像 , 来进一步以精准推荐广告 , 内容的形式挖掘用户背后的更多价值 。 用户画像需要记录用户在使用App时的各项操作 , 这些功能实现背后的代码 , 令App又膨胀了几分 。
此外 , 微信 , QQ等即时聊天App对聊天记录 , 缓存的存储机制 , 也进一步推动着App占据的手机空间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