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后全线又通水,大运河再润沧州城( 二 )


谢家坝旁的展馆内 , 一个微缩的糯米坝模型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 “这是柏木桩 , 上面铺毛石 , 再往上是夯土层 , 糯米坝不怕水 , 越泡越结实 。 ”讲解员说 , “谢家坝筑成后 , 这段运河再没有决堤 , 古代劳动人民为世界水利贡献了中国智慧 。 ”
大运河沧州段沿线共有物质文化遗产176处 , 其中国保单位8处、省保单位8处 。 沧州市对运河两岸文物建立保护名录 , 开展了运河标注行动 , 除连镇谢家坝 , 还对泊头清真寺、吴桥澜阳书院、青县给水所等重点文保单位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 运河沿岸“散乱污”企业全部清零 , 核心监控区400多个村全部实现生活污水管控 。
历史上各朝代常年治水 , 让大运河利国利民、免生水患 。 大运河与捷地减河交汇处 , 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水利枢纽 , 用来调节丰水期大运河水量 。 明弘治年间在减河上口建设桥闸 , “龙骨石”至今整齐可见;清乾隆年间改闸为坝 , 皇帝三赴沧州亲力亲为 , 以诗文记录在御碑上 , 依此建设的御碑苑景区成为大运河的核心景观;民国时期捷地分洪闸启闭机全部采用德国设备 , 虽闲置多年 , 仍能灵活运行 。 如今 , 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文物遗存依次叠加 , 保存完好 , 把前人变水患为水利的决心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 , 随着文物考古活动的深入开展 , 一批珍贵文物也展现在世人面前 。 2021年1月 , 大运河泊头市区段清淤时 , 一艘长约15米、宽约3米的明代货船重见天日 。 同年底 , 沧州市区紧邻大运河一处工地又发现一艘宋金时期沉船 , 发掘出土了陶器、铜钱、瓷器和石锚等物品 。 据2006年河北省运河文物资源调查 , 大运河沧州段共发现沉船点27处 , 均在现河道内 , 年代从宋金至民国 , 所发现的多数是运输瓷器、食盐、油、粮食等载重货船 。 沧州市将在运河边建设一座古船博物馆 , 让沉船拥有永久栖身之所 。
沧州市博物馆中的“河北大运河文化展”特色鲜明 , 馆藏丰富 。 1973年市区张家坟村出土的明代高官朝服、1998年东光县金代沉船出土的一荮瓷碗、2001年文庙东金街出土的瓷器、市区运河东岸出土的“丰成馆”字款组瓷……一件件数百年前的文物 , 记录着沧州运河文化的繁荣 , 不少参观者沉浸其中 , 流连忘返 。
百年后全线又通水,大运河再润沧州城
文章图片
4月28日 , 山东省德州市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 , 对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采访人员郭绪雷摄
传承:将记忆映入眼帘
北魏熙平二年(517年) , 沧州建州 , 命名为沧 。 明洪武二年(1369年) , 沧州州治移至长芦镇 , 也就是今天的沧州市区 , 海盐和漕运造就了沧州500年繁荣 。 曾经出土宋金时期沉船的地方叫南川楼村 , 距离运河只有几十米 , 在宋代是繁华的运河码头 。 南川楼村之所以得名 , 是因为明代这里有一座南川楼 。
沧州市运河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文物保护工作的孔德轩介绍 , 南川楼是运河名楼 , 1532年由长芦盐运使郭五常主持建造 , 这座官办建筑只延续了100多年 , 在清初的战火中便夷为废墟 。 关于南川楼的记载 , 史料中只有寥寥数语 , 它的样貌也只能在文人墨客的诗句中大致构想 。 但南川楼作为地名、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 是老沧州抹不去的历史记忆 。
过去的南川楼村是典型的城中村 , 房舍破旧 , 街道狭窄 , 私搭乱建普遍 , 村子仿佛迷宫一般 。 2021年 , 南川楼片区拆除了826户民房 , 居民全部安置到楼房 , 取而代之的是复建的南川楼和朗吟楼 。 新的南川楼四面出抱厦 , 重檐攒尖顶 , 珠帘画栋 , 飞檐翘角 , 沥粉贴金 。 距离它200米之遥 , 新的朗吟楼也拔地而起 。 史料记载 , 朗吟楼建造于明嘉靖年间 , 存续于清道光时期 。 两楼依偎在大运河臂弯 , 像两位返老还童的长者 , 诉说着往事 , 乐享着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