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科技明星”卷入了俄乌冲突( 二 )


科技优势的舆论操控
俄乌冲突是一场手段尽出的“舆论战”“认知战” , 有人惊呼元宇宙形态下的舆论斗争拉开了序幕 。 总体看 , 西方仍掌握着国际传播的话语优势 , 其网络公司、媒体等通过限制屏蔽“亲俄”内容、炮制热点话题、加大导向性信息传播等方式 , 对俄媒进行集体封杀 。 比如 , “脸书”允许“有条件”发布仇俄言论 , 推特删除俄方有关俄乌冲突的表述 , YouTube在乌境内封锁“今日俄罗斯”等账号和内容 。 俄《消息报》披露 , “一些国家的黑客频繁对俄发动网络攻击 , 以阻止它们正常运行 。 ”3月14日 , 马斯克甚至在推特上用英俄乌三国语言连续对普京总统发出“单独决斗挑战” , 声称“只用左手便可” 。 这一行为绝非科技强人刷存在感 , 而是显示出科技大鳄们在智能时代敢以一己之力挑战敌国国家权威的危险倾向 。
长期以来 , 众多如扎克伯格这样的科技巨头 , 在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当中构设出聪明好学、拼搏创业、追逐梦想的正面形象 , 具有强大感召力 , 也为其在科技光环掩护下对政治、社会进行渗透提供了掩护 。 扎克伯格早年曾表示不关心政治 , 但近年热衷于参加政治活动 , 并依靠自己掌控的社交媒体“帝国”成为一名熟练的操盘手 , 其所建立的社交媒体平台在对外意识形态输出和煽动“颜色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2015年12月 , 在巴西拥有半数国民用户的“脸书”旗下通讯软件WhatsApp , 被圣保罗刑事法庭以拒绝配合案件调查为由判处关停48小时 , 此举立即遭到巴西国内用户广泛抗议 , 以至于仅过了12小时 , 该禁令就被上级法庭撤销 。 表面上看 , 法院确有裁决权 , 但在背后掌控资本和信息的“脸书”才是真正的影响者 , 因为如果法院拒绝恢复服务 , 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将持续施加压力 , 造成事态升级 , 引发连锁反应 。
【卫星|“科技明星”卷入了俄乌冲突】科技虽“无国界” , 但创造、运用技术的人有祖国 。 科技在改变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同时 , 也能被用于看不见的“战争” , “科技明星”到“科技寡头”只有一墙之隔 。 此次俄乌冲突不仅给各国在军事领域上了一堂“实战课” , 更让人们意识到未来战场上 , 还有来自科技领域的多域攻击 。 科技公司作为国际体系中的新兴行为体还将持续崛起 , 其影响力和控制力对传统的国家权力、国家安全带来诸多挑战 , 国际社会必须对此现象有所思考和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