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谷歌、苹果都在做的AR眼镜,适合我们普通消费者入手吗?( 二 )


同样通俗的来讲 , 就是通过设备 , 将它制造的梦投射到现实进行重叠融合 , 或许没有VR那样让你完全沉浸 , 但是其本身概念上所定义的正是在现实中增加部分虚拟场景 , 让你能够将梦和现实生活同时囊括 。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是2015年Magic Leap公司那只轰动全球的篮球场大鲸鱼、2016年红极一时的现象级手游Pokemon Go , 以及《失控玩家》这不现象级电影 , 这些都是借助AR , 通过把现实物体通过摄像转换成数字图像 , 再通过数字处理在图像上加载虚拟物体 , 之后在用户面前显示合成后的图像 。


理解概念之后 ,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目前的消费级AR眼镜到底都能做些什么 。


更便捷的显示与信息服务

事实上 , 谷歌并不是第一次发布AR眼镜 , 早在2015年就发布过Google Project Glass , 通过镜片可以显示信息 , 如天气、Email等 , 同时它也可以拍照 。 不过作为新兴事物自然也会饱受质疑 , 很可惜的是谷歌的第一款眼镜也就因为成本过高、缺少应用、侵犯隐私、技术不成熟等缺点 , 发售仅9个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

那么过去了7年 , 谷歌这次带来的概念AR眼镜又有什么不一样?

根据发布会的介绍 , “给世界加上字幕”是这款AR眼镜所带来的最明显的功能之一 。 也很好理解 , 就是一种实时翻译 , 通过人物的对话将字幕实时显示在镜片上 , 这对于语言不同或者再听力上有所障碍的人士来说 , 将会是沟通交流的绝佳帮手 。

而除了“字幕”功能外 , 还可以给真实世界加上“Ctrl + F”的多模态搜索 , 如看到物品同时显示评价 。 这一项功能就比较贴近《失控玩家》内主角带上眼镜之后所看到的场景了 , 任何角色、物品都能有名字甚至还可查看相关的属性 。 不过针对消费类市场 , 我认为这种功能还无可能在近几年深度实现 , 但是通过谷歌本身的技术 , 简单的进行物体识别之后显示详细信息还是可以办的 。


辅助现实 , 手机、手表之外的第三块屏

作为国内来说 , 也有比较优秀的AR眼镜品牌 , 以近期发布的产品来看 , 一个是OPPO , 一个是影目 。 前者刚刚在三月份发布了第三代AR眼镜OPPO Air Glass , 后者则是在4月份上线的INMO Air AR眼镜 。
【Twitter|谷歌、苹果都在做的AR眼镜,适合我们普通消费者入手吗?】

通过二者的对比 , 在功能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日常信息显示、消息提示以及生活辅助 。

先说OPPO Air Glass , 不同于我们在影视上看到的宣传 , 这款设备所能代表的 , 更多的是辅助现实(或 AR)可穿戴设备 , 而不是接近增强现实的因为这是 2D 信息投影在用户的视野中 , 而不是 3D 对象 。

OPPO 的版本旨在通过(磁性端口)连接到传统的玻璃框架 , 以无障碍的方式提供更简单但及时的信息 。 诸如骑车时的分步导航、实时翻译(中文、英文和日文)、日历提醒、天气更新、健身追踪数据 , 甚至提词器应用程序等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手势、头部运动和手指触摸与单片眼镜进行交互 。


而再看INMO Air AR眼镜 , 相较于OPPO Air Glass它宣传的是以「时尚配件」以及「工具助手」两个点 。 产品特性上 ,INMO Air的镜片实则是RGB全彩显示AR屏幕 , 以往在影院、手机、电脑上才能实现的刷短视频、看电影、听音乐、追剧等多种娱乐休闲方式 , 现在通过这幅AR眼镜均可实现 。 同时INMO Air内置的定向双扬声器 , 在不被他人发觉的情况下便可以将音乐和声音传输到我们的耳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