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十年征战,赛点来到自研芯片( 二 )


国产手机十年征战,赛点来到自研芯片
文章图片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 算上苹果公司势如破竹的趋势 , 市场对两大类公司给出不同的估值 。 对于拥有自研芯片的手机公司而言 , 可谓得遇芯片便化龙 。
苹果iPhone平衡过渡到A4芯片后 , 摆脱对供应商依赖 , 增强了芯片自主自控能力 , 并据此搭建了封闭的iOS系统 。 其积累的芯片能力并不仅仅局限于手机芯片 。 2015年 , 苹果为手表 , 专门研发了S系列芯片 , 2016年 , 又开发了W系列芯片 , 专供Apple蓝牙耳机提升性能 。
等到2020年 , 苹果采取新的架构 , 研发了M系列芯片 , 首款M1芯片 , 作为主处理器芯片 , 不仅可以用于手机 , 还可以用于PC、iPad , 特别是2022年M1ultra一举从底层打通了两个时代的计算平台 , 一方面增加了很多平时不敢想的功能 , 实现了产品差异化;另一方面更增加了对用户的粘性 。 苹果产品用户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
华为从2012年开始自研处理器级别芯片 , 早期出发点是用于视频采集 , 后来用于手机处理器 。 早期芯片有功耗问题 , 通过研发攻关 , 华为很快解决并且实现了量产 。 最终在2014年用于高端手机Mate系列、P系列 。
像苹果一样 , 华为同样通过芯片产品实现了差异化 。 尝到甜头之后 , 华为通过海思芯片主体 , 不断地探索、丰富芯片能力 。
与苹果不同之处在于 , 苹果着力于为产品性能提升 , 在芯片层面寻求解决方案 , 华为则增加了通信维度 , 其研发的芯片比苹果多了基站、服务器等应用场景 。 这是华为的一个创新 。 换句话说 , 华为海思芯片研发设计 , 分别用在手机、PC、基站以及智能穿戴等物联网设备上(巴龙通信芯片) 。
这类掌握了芯片能力垂直整合的公司 , 因为上下游打通而带来的想象空间 , 比传统处于上游的芯片公司获得更高一个量级估值 。
2022年第一季度 , 高通市值在1万亿人民币 , 苹果最高达到3万亿美元市值 。 华为没有受到打击之时 , 年利润约在720亿人民币 , 以30倍PE算 , 可以稳稳地站上2万亿人民币估值 。 如果没有遭受打击 , 华为的市值将随着手机、PC、平板等业务不断攀升 。
分析至此 , 如果你是手机厂商决策者 , 会忍着不进入芯片行业吗?像OPPO , 骨子里认定要坚持做正确的事 , 其芯片决策者 , 自然会看到自研芯片垂直整合的魅力 。
“如果没有底层核心技术 , 就不可能有未来 , 没有底层核心技术的旗舰产品更是空中楼阁 。 ”OPPO创始人陈明永2021年底表述得更直白 。
【穿越考验 , 从高端入手】
看到芯片竞争神器的手机厂商 , 都在根据自身特点 , 以及对商业与芯片行业的不同理解 , 摸索前进 。
一个手机公司投入芯片 , 要看初心是什么 , 有没有办法坚持 , 这个是关键 。
华为当初投入芯片的时候 , 决心非常大 。 集集团之力 , 把芯片当作一个重大的产品差异点来突破 。
小米早在2014年就开始芯片相关布局 , 并通过实践反馈 , 不断调整方向和打法 , 目前还处于投入和探索期 。
vivo想聚集一拔懂芯片的人才 , 尝试着在传统芯片公司与垂直整合团队两者之间 , 走出一条深度定制的路线 。
OPPO似乎想得也清楚 。 2019年至今 , OPPO聚集了2000多人芯片团队 , 其路径越来越像苹果模式——做加法 , 通过自研旗舰手机芯片提升用户体验 。
2021年有四家手机公司的出货量跨过了1.5亿门槛 , 一般的市场调研报告 , 不太会把OPPO、一加、realme三个品牌合起来看 , 实际上三个品牌合起来 , 销量占全球第三 。 这一体量本身更有利于从高端芯片切入 。 从三个品牌的不同定位来看 , OPPO更迫切地需要有自主可控的高端芯片拉开品牌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