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沉入海底,是数据中心的未来?( 三 )


说起来 , Oceanworks同样不是云服务公司 , 不过 , 公司两个核心产品——ADS常压潜系统、海底观测网接驳盒是海底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 。



2020年8月 , 完成对Oceanworks收购、具备海底施工能力的海兰信和联想、中通服、奇安信、海南移动联合宣布要在海南自贸港开展海底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 为了这一项目 , 海兰信这一年在海南还成立了海兰云 , 正式入局云市场 。
海兰信海底数据中心第一阶段测试工作在珠海中海福陆重工码头 , 2020年11月29日 , 海底数据中心的测试样机被运送到重工码头开始了为期40天的水下测试 , 测试结果显示 , 项目中的数据中心单舱PUE达到1.076 。



PUE是衡量数据中心能耗的一个重要指标 , 要知道 , 现在国内对数据中心能耗要求普遍在PUE小于1.3 , 能够达到1.2以下的已经是很不错的项目了 , 海底数据中心的低能耗由此可见一斑 。
完成第一阶段测试后 , 海兰信次年又在海南马村紧锣密鼓地进行了第二阶段测试工作 , 测试过程中 , 海兰信和海南当地政府完成了项目建设协议签署 , 在三亚海棠湾进行示范项目建设的任务彼时已经提上日程 。
据海兰信官方透露 , 整个项目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 2022年 , 部署5-6个舱 , 投资规模6.5亿元 , 首期客户包括海南电信、光环新网、商汤科技;
  • 第二阶段 , 2023年-2024年 , 合计部署50个舱 , 完成岸站整体建设 , 投资规模28亿元 , 二期预计将拓展互联网巨头、AI和超算企业客户 , 这些客户可以基于海底数据中心开展国际业务;
  • 第三阶段 , 到2025年 , 合计部署超过100个舱 , 直接投资超过56亿元 。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海底数据中心被纳入海南省十四五规划 , 乘上这艘快艇的海南开始悄然转身 。
2022年 , 数据中心开始被藏到三亚海底 。
03 数据中心如何入海?“将数据中心放到海底”这件事儿 , 微软做了七年 , 走过了早期测试期 , 如今 , 海兰信在海南的项目也已经干得风生水起 。
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是:海底数据中心(UDC)建设会更难吗?
实际上 , 从此前微软公布数据显示 , 陆地上的数据中心(IDC)部署周期一般要两年 , 海底的数据中心仅仅用了90天 。
之所以可以缩短数据中心建设周期是因为 , 海底数据中心省去了陆地上的施工过程 , 利用海水进行热交换 , 也省去了冷却塔建设 , 由此每个机柜可以节约200立方米的水资源 。
不过 , 海底数据中心在施工建设上也有自身的复杂之处 , 需要整合更多产业链资源 , 微软在苏格兰的二期项目建设中找来了法国海军集团 , 海兰信为了搞海底数据中心更是重金并购了加拿大Oceanworks 。
海兰信在建的海底数据中心分为岸上和海底两个部分:岸上有用于为海底数据中心供电和提供网络连接的「岸站」 , 海底有进行光纤、电源资源分配的「海底分电站」 , 以及具体部署了数据中心IT设备的「海底数据舱」 , 岸上的「岸站」与「海底分电站」通过「海底光电复合缆」进行连接 。



据Oceanworks总裁Glen Viau此前表示 , 每个海底数据舱最多可以支持500kW的IT设备 , 相当于100个传统IDC机柜的IT负载 。

每个海底数据舱有四个冷却回路 , 为IT设备提供T3标准冗余冷却 , 热量通过无动力源循环系统从内部机架导出 , 在数据舱外部通过海水泵充入冷凝气将热量排入海洋 。
这样的海底数据中心 , 预计可以将PUE降到1.1 , 能耗相对陆地上的IDC降低了约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