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90后学霸做无代码,每年三倍增长,腾讯看中( 二 )



轻流找到了切入口:面向更广泛的有系统开发需求的人员 , 授之以渔 , 让不懂代码甚至连Excel都用不好的人 , 快速上手开发内部工具 。

其搭建路径为“积木式”三步操作:拖拽添加字段 , 点击设置业务流 , 而后勾选分配权限 , 最终完成应用发布 。

目前轻流产品使用者中 , 70%都是业务角色 。 轻流称 , 使用其无代码开发平台 , 实施开发周期能从6个月降至1星期 , 时间节省96%以上 , 节约超70%的IT成本 。



举个例子 , 一家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 , 过去需要十几年才上线几个系统 , 通过轻流无代码的方式 , 半年就能上线百来个小型系统 , 且基本都由业务人员操作搭建 。





校园创业 , 少走弯路


薄智元本硕就读于上海交大 , 曾担任校学生会主席 , 在校期间就很爱“折腾” 。

第一次创业在2013年 , 做的是独立音乐版权的项目 , 后来卖给了虾米音乐 , 由此赚到第一桶金 。

第二次创业的方向选定To B , 这位主修信息安全与计算机专业的学霸 , 决定回归技术路线 。

做To B , 前期投入大 , 价值回报周期长 , 项目打磨过程会有起伏 , 技术和产品路线往往需要反复摸索 , 找懂行的人才也难 。

轻流的创始团队并不是经验丰富 , 或有足够资源、财力的创业者 , 年轻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



轻流创始人团队

薄智元说 , “我们的投资机构也会开玩笑说 , ‘企服’这件事注定是个长期的过程 , 不是今天有个idea , 明天就能百亿市值 。 你们年轻 , 耗得起时间 。 ”

在上海交大逸夫楼一间小办公室 , 轻流诞生了 , 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 , 发展过程远比想象中顺利 。

起步期 , 上海交大为其提供了8个免费工位 , 而后又成为轻流第一个付费客户 , 公司最初的几位投资人 , 也都是薄智元的校友 。

产品的打磨 , 也少走了很多弯路 。

低代码/无代码产品 , 既要保证是泛行业的工具通用型 , 又需要有一定的行业垂直 , 考验构建行业场景化“需求池”后 , 进行抽象化、聚合处理的能力 。



薄智元向《21CBR》表示 , 轻流相对幸运 , 没有过推翻重来的产品架构调整 , 但会做很多小范围的优化 , 代价是早期忍痛放弃了很多大项目的机会 。

“打一开始 , 就得把行业需求的覆盖面铺得够广 , 面向足够多的企业用户 , 如果我们只针对某一个客户做单个项目 , 很难做共性需求的抽象处理 。 ”他说 。

想清楚创业方向 , 梳理企业内部的大量长尾需求 , 完成初始产品的建构——这个过程 , 团队花了3年多时间 , 直至2019年才正式商业化 , 当年 , 公司营收规模较2018年增长了30倍 。

目前 , 轻流已覆盖制造、零售等数十个行业 , 推出企业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等近百个业务场景解决方案 , 付费客户数千家 。 产品矩阵方面 , 除无代码系统搭建平台“轻流” , 还有原生BI产品轻析、耦合技术与业务的轻代码 , 以及一站式服务平台轻商城 。







市场加速 , 垂类探索


Gartner给过一个预估:近九成企业都面临应用开发的挑战 , 预估到2024年 , 全球约65%的应用程序将涉及低代码开发 。

“目前国内市场成熟度确实没那么高 , 接下来会加速 。 ”薄智元明显感受到 , 需求端正在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