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真希望这一次,罗永浩能成功( 二 )


在他的战略里 , “老罗英语”在保证教学品质的前提下 , 希望能够带给学生一些价值观的影响 。 暑假班里 , 他甚至请来贺卫方等靠谱的学者来给学生开讲座 。
受限于管理经验的缺失 , 老罗英语仅在2011年首次盈利 , 之后一直在亏损 。 不过 , 不受这些影响 , 老罗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科技圈、手机 。
2012年 , 老罗的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锤子科技上 , 他在面对为什么去做锤子手机的采访时 , 表示:大概是因为自己热爱 , 科技行业与无聊沉闷的传统行业相比 , 有无限的可能性 , 而自己在营销和运作上有稍稍的优势 。
但是造手机相比其他创业要复杂得多 , 在招揽了一大批专业人士之后 , 锤子科技还是因为各种原因叠加走向了“卖身”的道路 , 并欠下了6个亿的债款 。
接下来的故事 , 大家都知道了 , 老罗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直播带货 。
02、为什么稀罕老罗?乍一看 , 可能有人觉得罗永浩不就和所有的连续创业者一样嘛 , 干倒一个接着下一个 , 只不过他的口才更好、名声更大一点而已 。
但真正了解过后 , 你会发现 , 老罗最神奇的不是他坚持创业的那种常见的“执着” 。 而是他在做每一件事情过程中 , 闪现的那种纯粹、坚持原则、高度自我要求的本性 , 让人觉得真诚与可爱 。
老罗身上还有一件绕不开的有意思事件-西门子冰箱维权 。 2011年9月 , 罗永浩连续发布微博称 , 自己先后购买的三台冰箱都存在“关门不严”的问题 , 并多次向西门子官方进行投诉 。
针对罗永浩的多次投诉 , 西门子在官方微博中表达歉意 , 并承诺免费上门维修 , 但始终否认冰箱存在质量问题 。
面对这样的态度 , 罗永浩集合了一些志愿者来到西门子总部进行维权 , 并在大厦门口怒砸三台冰箱 。
据事后一些围观者描述 , 整个看似是很平常的维权事件 , 最讲究的是罗永浩竟然自己带了“保洁” 。
是的 , 在自己计划砸冰箱的同时 , 把公共影响降到最低 , 并对“结果”负责 。
这种“道德洁癖”的要求贯穿了他整个创业过程 。 牛博网时期 , 他用自己的6条标准定义了什么是优秀博客:
“要会自己写字 , 不能像李宇春;要言之有物 , 不能像徐静蕾;不能剽窃 , 万一不小心剽窃了 , 要懂得道歉 , 不能像郭敬明 。 ”
态度之犀利、言语之鲜明使牛博网成为青年人趋之若鹜的“理想地” 。
就算在经营“老罗英语”这样的培训机构时 , 老罗也没放弃对自己的一些要求 。 在面对采访询问离开新东方的原因时 , 老罗坦言公司的气质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
而老罗含蓄说得“气质” , 经媒体人分析大概就是英语行业培训中常见的问题 , 比如“不用背单词”、“多少天保过”、“无效退款”等这样的承诺 。
有效的不触碰道德底线的营销策略 , 老罗也去迎合 , 但是在某些方面 , 他有自己坚持的原则 。 比如 , 他坚持让员工使用正版软件 , 给员工上五险一金 , 不做夸大宣传 , 证明不耍流氓也能把企业做好 。
老罗曾言 , 以自己的标准 , 对商业领域里的大部分人 , 他是瞧不起的 。 他认为这些人没文化、没思想、没道德 , 什么也没有 。
他感觉找到一个自己能够认可其价值观的老板很困难 , “也许人家不是诚心骗我 , 但我会有上当的感觉” 。
道德感的自我约束下 , 面对公司危机 , 他曾说:“如果我这个企业有一天 , 到了必须通过赖掉一些责任 , 或者耍些流氓才能生存 , 那我宁可让它倒闭” 。
他是这样说的 , 也真的这样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