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97岁的老人夺得诺奖,创造出可充电的世界,没他就没有现在的手机( 二 )


正如他本人所说的:我才90岁 , 还有的是时间 。 现如今98岁高龄的他还在从事科学研究 , 从一而终 , 任谁也想不到 , 他如此励志的一生起步时那样艰难和不幸 , 是如何一路间达到如今的成就的 , 可能这也是科学的魅力吧 。
“好事多磨”的日本科研1986年 , 古迪纳夫正在芝加哥努力研究锂电池负极材料 , 用以解决电池存在的爆炸问题 , 此时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吉野彰 , 也同样遇到了麻烦 , 已经确定以碳基材料阳极的他 , 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阴极材料 。

直到他读到了古迪纳夫的论文—《钴酸锂电化学性能对于锂离子电池影响的研究》 , 通过试验后 , 钴酸锂不光能解决爆炸问题 , 还可以大幅度缩减电池的重量 , 这让电池变得更加袖珍轻便不再是问题 , 解决了最大难题的他 , 开始了一次次的融合实验、拼接实验 , 旨在使锂离子电池的便携性、安全性、可存储电量等多个方面选出最完美的一种平衡 , 这一晃就是五年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1991年 , 合吉野彰和古迪纳夫两人之力 , 锂离子电池被索尼公司推向市场 , 也因此 , 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每一年吉野彰都会去看望古迪纳夫 , 他还表示该项技术是团结的力量 , 科研无国界 , 科学家们应该一同合作 , 共同进步 。 2019年10月9日 , 为了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卓越贡献 , 惠延厄姆、古迪纳夫、吉野彰一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

【诺贝尔奖|97岁的老人夺得诺奖,创造出可充电的世界,没他就没有现在的手机】2001年 , 日本提出了50年30个的诺奖计划 , 截止到2019年 , 吉野彰获得诺奖后 , 他们已经完成了19个 , 预计这样的速度 , 达成30个不是问题 , 本应为此高兴的日本人 , 因为主攻科研发明获奖的他们 , 在培养下一代年轻科学家和高等教育方面上 , 仿佛不太上心 。
就拿京都大学为例 , 该校的负责研究课题的人员称 , 没有教务的打扰 , 教授方式也不用照本宣科 , 自由研究课题 , 也不用受课程和学生结业方面的影响 , 很自由 , 学生只要正常上课 , 大多数考试都不是闭卷考试 , 而是更自由的学习报告 , 学生甚至可以登记后不用上课 , 只需要交学习报告就可以正常结业毕业 。

可见日本在老一代的科学家带领下 , 确实每一年的科研成果都硕果累累 , 但近几年的日本国内统计称 , 高水平高质量的新课题论文已经少了30%左右 , 大多数培养出的博士以及博士后毕业后也很少有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 , 长此以往 , 日本将没有下一任科学家 , 没有下一个欣欣向荣的科研界 , 也没有几乎每年一个诺奖的成果 , 现在正享受硕果的日本人就像被人从头顶浇了冷水一样 , 愁眉苦脸 。
中国创造从上述的美国和日本诺奖经历故事来看 , 科学没有国界 , 各个国家之间确实需要合作与共享 , 但是每个科学家却都是有自己的国家的 , 我国从1957年第一位获得诺奖的美籍华人 , 李政道开始直到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 , 历史上 , 我们仅仅获得了10项诺贝尔奖项 , 其中8人为美籍华人 , 只有2人还是中国籍身份 。

可以说 , 我国每年培养了如此多的高端人才 , 在制造业已经颇具成果 , 也希望以后更多的东西不光光是中国制造 , 而是中国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