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QQ里不只有00后( 二 )
02
我是一位知识服务社群的运营,主要向职场人士提供找财报、行业资料等服务。
其实,我们最开始并不是在QQ上运营社群,而是在其他平台。但随着我们服务人数的增多,社群也越来越多,管理起来比较麻烦,就迁移到了QQ上。因为,目前市面上好像也就QQ能建2000人的大群。迁移到QQ上,原来的几个群就可以合并成一个群,更方便管理。
还有就是,我们在之前运营中发现了一个问题——
我们的服务是有偿的,分为“7天会员”、“30天会员”、“365天会员”,之前每个会员我们都会打上时间标签。等他们会员到期时,有的会续费,有的停止服务,我们根据情况重新打上标签,但这个效率非常低。而且有时会出现三种会员都有到期的,忙起来容易出现打错时间标签的情况。
而这种情况用QQ就可以直接解决——每种期限的会员各建一个分组,到期时,把续费的移到新的分组,不续费的直接改组名。效率大大提升,还不容易出错。
深夜,中年人在QQ上寻找青春QQ诞生于1999年2月,当时正值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前夜,最大的80后还是不满20岁的少年,最大的90后也只是在上学,QQ一路伴随着他们成长了起来,并且留下了一些或值得品味、或哭笑不得的青春回忆。
到现在,QQ已经是22岁的“化石级”产品,跨越了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而成长起来的80、90后,除去在工作中,业余时间依然会在这里找自己青春时代的记忆,查看当年的QQ空间动态和照片、与老友偶尔互动、重玩当年玩过的小游戏......
03
我算是QQ的元老级用户,见证了QQ的发展。
我在2000年左右注册,那时QQ还叫OICQ,中文名叫“网络寻呼机”,确实和寻呼机(BP机)差不多,除了一对一聊天,没有别的功能。
当时已经在青春期的尾巴尖上了,QQ群、QQ邮箱、空间、相册、说说这些功能都没有,所以也没法用QQ留下什么记录。但是曾经复制了一些聊天记录放在邮箱里,现在还能看到曾经幼稚的自己。
2015年前,我QQ用得很频繁,其他一些社交软件也都用过,但最终还是觉得QQ好用。2015年以后,身边的男女老少都在用微信,我的同龄人中现在也有一部分人还在用QQ,发个空间、说说,很少聊天。我之所以每天都打开QQ,也许是习惯使然吧。
另外,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用微信加许多工作上认识的人,但可能自己或多或少有些社交恐惧症,不愿意让太多人看自己的朋友圈,也不想看别人的朋友圈。微信通讯录只有401个人,不能看我朋友圈的有191个。虽然微信好友很少,但我关注的公众号倒是有653个。
就社交功能来说,我更倾向于用QQ,它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更完善。比如QQ群的临时会话功能,是微信不具备的。不愿意为了几句话,而添加一个所谓“好友”。
04
QQ可以说承载着我整个青春。
在QQ群里上传文件和照片是可以永久保存的,我有一个QQ群,群里只有我一个人,而且群里边的内容都是我初中到大学一些哥们的“黑照”。
我个人比较爱记录,所以每次我们出去玩时都喜欢带个小相机或者手机。年轻时大家都爱玩,有时玩着玩着就疯起来了,要是不拍些黑照总感觉对不起他们。
拍好的照片我会做成表情包,发给对方,他们看到自己那“非人类”的表情以及动作,就发我的黑照怼我。每次都是这样互相伤害,却非常有趣。即便现在翻看那些照片,也让我很怀念。
有一次翻看群里的表情包时,我突来兴致,将大学时关系特别好的一位哥们的表情包发给了他,没过一会,他一个电话过来了,也没提照片的事,直接说这么多年不见,我还能想到他,这两天有空约一下吧。
- 京东|适合过年送长辈的数码好物,好用不贵+大牌保障,最后一个太实用
- 小米科技|预算只有两三千买这三款,颜值性能卓越,没有超高预算的用户看看
- 苹果|苹果最巅峰产品就是8,之后的产品,多少都有出现问题
- 小米 11 Ultra 内测 NFC“读写勿扰”与“解锁后使用”功能
- 拼多多|砍价永远差一刀?拼多多回应:小数点后有6位
- 百度|传英伟达加大GeForce RTX 3050供应力度,大量供货将在春节后到来
- 400亿芯片交易接近尾声,英伟达、ARM表明态度,禁止收购后
- GitHub|目前最值得入手的三款鸿蒙手机,全部都在降价,最后一款仅1239元
- 猪心移植人体成功的背后,站着一位华人女科学家
- 2.2亿花粉升级后,鸿蒙系统暴露出新问题,华为至今没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