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 二 )


一种矿物要被确定为新矿物 , 除了需要提供化学成分信息 , 还需要提供晶体结构信息 。 研究团队再次被难住了 。 “这个颗粒和辉石交互共生在一起 , 无论实验手段还是后期的数据处理都没有办法把辉石剔除干净 , 一直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构数据 。 ”李婷说 。
科研人员将目光投向了申请到的第二个月壤光片样品 。 “我们统计了样品上14万个颗粒 , 找到了一些‘嫦娥石’的踪迹 , 但有希望测到单晶结构的只有一颗 , 而这一颗还裂成了3小块 。 ”李子颖介绍 , 研究团队最终抓住了十四万分之一的机会 , 使用聚焦离子束电镜切出了一颗纯单晶颗粒 , 然后将颗粒转移到单晶衍射仪上收集数据 , 最后解译出“嫦娥石”的晶体结构 。
经过一系列的拉曼光谱分析、晶体光性描述、物理性质计算等系统详尽的矿物学研究 , 2021年底 , 研究团队确定 , 这是一种从未被发现过的磷酸盐矿物 , 揭开了“嫦娥石”的神秘面纱 。
月球样品研究持续开展 , 对认识月球起源与演化等有重要意义
2020年12月17日 , 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
据介绍 , 国家航天局已完成4批152份共计53625.7毫克的月球样品发放 , 有33家科研单位的98名申请人通过申请 。 中科院、教育部、自然资源部、中核集团等多个单位获批承担月球样品研究工作 , 国外科学家、留学生也参加了联合研究 。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介绍 , 各科研团队都积极开展研究工作 , 取得了显著成果 。 目前已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23篇 , 申请专利1项 。 近期发布的成果主要包括岩浆分异、太空风化、氦—3气体以及生物能转化等方面 , 对认识月球起源与演化 , 探寻月球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实现“零能耗”的地外环境和生命支持系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目前 , 关于月球科研样品的研究还在持续开展 , 第五批样品申请已完成评审 , 后续将按程序发放 。 “随着对样品研究的逐步深化 , 我们预期会有新的更大成果 。 ”刘继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