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和排筏|新基建+新科技,智慧港口船舶抢抓牢数字化转型先机

中国的水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和排筏 , 到宋朝时中国已形成完整的水运及港口体系 。 船也从舟筏时代过渡到柴油机船时代 , “达飞·和风”号的交付 , 标志中国集装箱船取得长足发展 。 现在 , 中国的港口规模居世界首位 , 今年上半年 , 仅外贸一项的货物吞吐量高达235720万吨 , 集装箱吞吐量高达13818万标箱 , 港口和船舶的运作模式已由几千年的人力为主发展成为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
自动化港口和船舶依托新基建和新科技势能 , 积极抢抓数字化转型先机 , 把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 , 运用Hightopo自主研发的HTforWeb可视化产品 ,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 解决传统码头和船舶能耗高、成本高、污染大等问题 。
通过HT实现可交互式的Web三维场景 , 可进行缩放、平移、旋转、翻转 , 场景内各设备可以响应交互事件 。 结合HT引擎强大的渲染能力 , 保证场景在Web中高效流畅地加载运行并保证优秀的可视化效果 。 2D、3D无缝衔接 , 完美融合 。 注重细节刻画 , 点击相对应的设备能显示其作业等信息 。
中国的水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和排筏|新基建+新科技,智慧港口船舶抢抓牢数字化转型先机
文章图片
船舶信息可视化
货轮信息可视化
每条船舶显示船名、船运公司、船型、驻泊计划、船长头像 , 易进行识别和管理 。 船舶的2D面板显示了航线、进口航次、出口航次 。
货轮运输与HT可视化系统相结合 , 能准确显示靠泊时间、实际开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计划离泊时间、总冷/危/超、剩冷/危/超、总大小箱、剩大/小箱、作业总量、剩余作业、剩余装船、剩余卸船 , 通过数据驱动实现对船只装卸总量(完工、作业中)的统计 , 分析船舶作业效率 , 为合理安排工班、调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中国的水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和排筏|新基建+新科技,智慧港口船舶抢抓牢数字化转型先机
文章图片
船舶效率分时分析
用3条不同颜色的折线图表示卸船、装船、航行中的船在不同时期的效能 , 船舶作业效率=船舶剩余作业量/船舶剩余作业时间 。 如果堆场的有效作业量(装卸船+装卸车)=船舶操作量+闸口流量 。 那么拖车滞港率低、船舶效率高 。 通过长时间的数据统计监测 , 我们能得出滞港值与空耗值合理区间 , 如果偏离区间说明数据异常 , 系统自动触发报警机制 , 提醒中控人员及时调配作业资源 。
中国的水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和排筏|新基建+新科技,智慧港口船舶抢抓牢数字化转型先机
文章图片
港口设备可视化
岸桥信息可视化
港口每天有数十条船完成停靠、数百辆集卡在港区内不停地穿梭、数万集装箱完成装卸 , 这些操作都需要港口计划员来制订计划 , 依靠人脑去规划每天的作业 。 如果结合Hightopo的可视化技术 , 能进一步提高调度和计划的智能化程度 。
岸桥的2D面板显示了作业泊位、作业船只、大车位号、岸桥状态、行驶状态、作业状态、台时量、作业量、本班出勤、周期 , 接入实时数据 , 能有效进行资源的调配 。
中国的水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和排筏|新基建+新科技,智慧港口船舶抢抓牢数字化转型先机
文章图片
利用可视化与F5G技术的结合 , 让光纤直达岸桥 , 利用光纤的超大带宽和超低时延支持超高清视频实时作业 。 在港口设置智慧闸口 , 通过车牌识别、车型识别、不停车称重等AI算法 , 实现港区闸口的快速过闸 , 提高港口的外集卡通行效率 , 避免港区道路的拥堵 。
集装箱信息可视化
由于集装箱可以把各种繁杂的件货和包装杂货组成规格化的统一体 , 因此可以采用大型专门设备进行装卸、运输 , 保证货物装卸、运输质量 , 提高码头装卸效率 , 因此很多危险物品会采用集装箱运输 。 集装箱的冷/危/超箱数 , 作业峰值/谷值 , 接入实时数据可动态显示 。 高危商品实时防护 , 确保万无一失 。 可以在峰值区间多投入机械 , 谷值时减少机械投入 , 以达到节能降耗效果 。